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1章 琵琶行1(第4页)

李白杜甫等人也俱是耳目一新,这类叙事之作,他们也读过那南北朝的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但那两首毕竟是民歌,质朴自然;白居易这篇却是以文人之笔就行表现,写得既浅近流畅,又颇具文采,放在前代叙事之作里也堪称上乘。

连李杜二人都觉得这首诗写得好,更不用说三曹、七子、陶渊明和谢灵运等人了。

>>

魏晋六朝旧俗,大多以五言诗为正统,而认为七言俚俗,可是,看过了李白气势纵横的杂言,又看过了杜甫沉郁顿挫却仍有翻飞之势的七律,领略过李贺的奇崛之笔,如今又看到白居易这样浅易风流的《琵琶行》,他们忽然发现,七言诗比五言方便太多了吧!不仅表意更为丰富,韵律也更为悠长,很适合表现直泻而下的情感。

一时之间,许多诗人纷纷倒戈,也开始尝试起七言诗的创作来,五七言诗歌并兴的局面,竟是生生提前了几百年。

【随着这一声问询,本诗的另一为主人公,也可以说是第一主角——琵琶女出场了。

白居易给她设计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剪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唐的民风虽然开放,但一个已为人妇的女子夜晚和一群男人待在一起,也有些不妥当,所以对诗人的邀请,琵琶女应该是非常犹疑的,白居易大概把自己的身份交代得很清楚,她才愿意出来相见。

可尽管出来了,她心里还是非常紧张,所以仍旧用琵琶遮住一半的面容。

寥寥十几个字,既勾勒出琵琶女的形象,又暗示了她的心理活动,内容含蓄而丰富。

不仅是如此的,曹植接着道,千呼万唤,已然拉长对其人的期待,其后又予以琵琶半遮玉容,则更显绰约姿态,比直接描写琵琶女之面容更引人遐想。”

曹操亦是点头:不错,似有李白‘美人如花隔云端’之意。

曹操的记性很好,瞬间便想起了之前听到的诗。

他望着水镜里的文字,目露神往:“这琵琶女实是色艺双绝,可惜不能与之一见。”

美人奏曲,想必是赏心悦目。

一旁的曹植别开眼:父亲,您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对劲。

北宋。

宋人闲淡,苏轼平日里也很喜欢白居易的诗,对如《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名篇更是反复诵读体味,听到这里忍不住也表达起了自己的看法:

‘千呼万唤’之句,可以见得白乐天对琵琶声之渴盼,而参照后文琵琶女对身世的自述,亦不难想见她心情之寥落,徒有满腹愁绪无法示人,也不愿示人,故而反复踌躇,不肯出来相见。

苏辙顺着他的话接道:“如兄长所言,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对客的拘谨,更有郁郁寂寥之意了。

苏轼颔首,叹服道:“一语而含义颇丰,白香山不愧是中唐大家啊!”

跟在唐朝之后,是宋人的悲哀,尤其是宋代文人的悲哀,盖因唐人已将诗写景,恰如高山横亘于前,仰止之间难以逾越,即使才高如苏轼,一时也不禁感慨。

不知我朝可有如李杜元白那样的名家。

“定是有的。”

苏辙断然道,楚姑娘多次提到兄长的《赤壁赋》,兄长定然是载于典册的名家!

苏辙对自家兄长可是颇有信心的。

【自琵琶女的出现,诗歌的主体段落之———音乐描写终于登场。

这一段是试卷上的常客,也是我们讲解的重点,大家一定要高亮注意啊!】

楚棠特意画了个着重号,惹得众人也不禁紧张起来,自古及今,被拿来考试的篇目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段音乐描写竟然能成为试卷上的常客,他们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新奇之处。

【乐以传情,请大家自由诵读诗中音乐描写的部分,思考,你从诗人对琵琶声的描写中感受到了琵琶女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可以尝试用折线图来表示。

唐朝。

由于受到郁达夫事迹的感召,李贺的精神振奋了许多,此时也能在庭院里听水镜里解诗了。

他跟着思索:折线图,便是以线条的波动来表现心绪之流动?这倒是个颇见新奇的形式,李贺来了兴趣,一边读诗一边跟着描画。

读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热门小说推荐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