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利益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利益是最能攻获他人人心的利器。
从他人的需要着手,时刻想到别人的利益,在实际行动中充分照顾别人的利益,别人肯定会充分认同和信任你。
相关,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不能满足别人的基本利益,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互惠互利,你肯定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认同,也就会失去了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充分顾及对方的利益
在李嘉诚的一生中,他始终坚持“利益共沾”
原则,这使得他总能获取人心,赢得众人的支持,给自己事业的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1984年起,李嘉诚进行过三次私有化。
具体说来就是改变原有上市公司的公众性质,使之成为私有公司。
1985年10月,李嘉诚宣布将国际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
出价较市价高出一成,小股东大喜过望,纷纷接受收购。
李嘉诚放弃了在股市熊市时低价收购以求对小股东公平。
对此,李嘉诚解释说:“我们不是没想过,但趁淡市以太低的价钱收购,对小股东来说‘抵数’。”
李嘉诚在股市中的形象一向极佳,原因是他时刻不忘照顾小股东的利益。
由于得到股东拥戴,李嘉诚在股市中时常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纵横股海,如鱼得水。
李嘉诚第二次私有化,是收购青洲水泥。
同收购国际城市一样,这次的收购非常顺利。
1988年10月,长江实业宣布将青洲水泥私有化。
长江控有其间44.6%股权,以29港元一股的价格进行全面收购,收购价比市价高出13%,涉及金额11.23亿港元。
到12月30日收购截止期,长实已购得九成股权,可以完成强行收购,完成私有化。
全资控有后的青洲水泥成为该系全资附属上市公司,申请摘牌后就变成了长实旗下的私有公司,
李嘉诚对旗下公司私有化后,避免了业务重叠(如嘉宏与长实、和黄就存在这个问题),使机构更为精简。
私有化之后,李嘉诚不必再使长实系所有公司的经营和实绩都暴露在公众面前。
这样可以使他在许多商业活动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李嘉诚的第三次私有化,可谓一波三折,远不如收购国际城市、青洲水泥那么风顺。
嘉宏是长实系四大上市公司之一,于1987年将港灯集团非电力业务分拆另组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而上市。
上市时,嘉宏综合资产净值为44.57亿元。
和黄控有宏嘉约54%的股权,宏嘉则控有港灯23%的股权。
到1992年6月底全面完成收购时,市值达到155.09亿元。
1991年2月4日,控股母公司和黄宣布将嘉宏私有化建议,以每股4.1港元价格将嘉宏收归私有,涉及资金118亿港元,被称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私有化计划。
收购价比市价溢价7.2%,和黄当时拥有嘉宏65.28%的股权,实际动用资金41亿便可完成收购。
李嘉诚解释,这次收购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业务与长实、和黄重叠。
并声称不会提高收购价格,如有人肯出5港元的价格收购,他会考虑出售。
嘉宏资产估值在每股5至6港元的水平,和黄开价4.1港元,这种做法显然是肥了大股东,而损害了小股东。
李嘉诚解释嘉宏盈利前景有限,应该是事实。
但在1991年4月10日嘉宏股东会议上』、股东质询:嘉宏1990年财政年度业绩在(1991年)3月8日公布时,盈利状况甚佳,13。
16亿港元的年盈利比上一年增幅达29%。
另外,嘉宏所控的港灯市值连月上升,也会造成嘉宏资产值增高,这都有益于嘉宏的发展。
小股东纷纷质疑,并表示反对,嘉宏私有化建议最终以不足1/4的支持宣布流产。
当时证券界普遍认为,流产的原因是收购价偏低,收购方对嘉宏的评估与实际业绩的差异。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