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6章75骆驼肉限供了
从科委回家,路上是要途径邮政市局的,唐植桐在广场拐了个弯,去了市局。
去市局主要是为了从市局的卫生室拿点药。
小王同学昨晚烧,给唐植桐提了个醒,常用药还是要在家备下点的。
备药的习惯不知起源于何时,唐植桐印象中自己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常用药。
一来全家身体都挺好,二来即便有个头疼脑热,大夫开药也都是用纸片片包上三天的药量,嘱咐三天后再去看看,好了就是好了,不好再继续吃。
再后来,事情好像就变了,医院没见多建多少,但药房却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开花,隔上二三百米就能看到一家,有的甚至几家不同品牌挤在同一条街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哪怕一个旅游城市,当地的酒店数量都不一定能赶不上药店多。
药店多了,后果就是每次去都会面临着推销,感冒咳嗽给搭配一堆,意见不坚定的往往会照单全收,三五次下来,家里就能攒下两抽屉。
而眼下恰恰相反,百姓拿药得去医院或者诊所,很多人家里如果没有慢性病患者的话,往往一个西药片都找不出来。
唐家一点常备药都没有,唐植桐觉得多少还是要备下一点的,比如抗生素和消炎药。
眼下很多人搞不清楚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但作为一个参与过《手册》编纂的半吊子,唐植桐知道这两者区别很大。
抗生素是抑制或杀死细菌的,消炎药的主治范围是红、肿、热、痛等炎症。
眼下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消炎药片剂有安乃近、乙酰水杨酸。
其实也不怪百姓分不清楚,解放前的时候,抗生素和消炎药都是进口的,价格昂贵,跟百姓生活并不贴近。
当时青霉素叫盘尼西林,乙酰水杨酸叫阿司匹林,这俩名字太相似了,而且老百姓以文盲居多,能分得清才怪。
市局的卫生室规模很小,只有一张临时病床,一个大夫。
在四九城,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医院或者合作医院,军口有军口的医院,公安口有公安口的医院,很多单位、工厂、学校在各自内部都有卫生室,专治小病,看不好的会让病人去对口的上级医院。
之所以设立卫生室,唐植桐觉得一来是方便职工看病,二来也是为大中型医院减轻就诊压力。
“唐同志,哪不舒服?”
在看过唐植桐工作证,确定是本单位的职工后,大夫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准备给唐植桐检查。
“那啥,大夫,我过两天出差,想拿点药备着,万一路上有个感冒咳嗽啥的,好对症治疗。”
唐植桐没有直说给家人用,干财务嘛,处理的单据里面,除了因公产生的收据,还有职工个人就医的费用。
押运处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职工的身体素质,没有一个病秧子,但财务科每个月都能收到那么几张卫生室的收据。
这药具体是给谁吃的呢?只要金额不离谱,唐植桐一般不过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签了字,人名单位都能对的起来,大夫都给开了,自己干嘛跳出来做那个坏人?
“呵呵,那你想拿些什么药?”
听唐植桐这么一说,大夫笑笑,将手里的听诊器又重新挂在脖子上,拿起钢笔拧开,准备开药方,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金霉素和乙酰水杨酸吧,各准备三天的量。”
唐植桐张口就来,既然是走自己的医保给家人备用,就不适合一次开太多,得零打碎敲。
“够专业的,一般人可不会说乙酰水杨酸。”
大夫笑笑,下笔写处方。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