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也就是“九个太阳”
的壮观景象。
不过观赏九曲十八弯的最佳时间,是傍晚日落时分,此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蜿蜒的河流上,景色极为迷人。
现在才七点钟,为时尚早,可以先到草原上转转,看看野花海,或者到附近的巴西里克观景台上,眺望一下大草原的美景,九点过后再来差不多。
虎永刚几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决定先去巴西里克观景台。
从区间游览车站到山顶,大约有三公里的路程,可徒步、可乘坐接驳车(需另付10元人),也可以骑马(100元人)上去。
虎永刚觉得时间还早,三公里也不是很远,就提议徒步上去,下来的时候觉得累的话,再坐接驳车。
几人纷纷表示赞同。
步道的右侧就是一片大草原,此时正是巴音布鲁克雨水丰沛的季节,雨水浇灌过后的草原,墨绿青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
这草原上的花海面积很大,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处都有不同的特色,惹得三位女士消耗掉不少相机内存。
草原上修了一条木栈道,行走其上,虎永刚忽然说道:“这一路看到的都是玛尼堆,这里居然还有敖包。”
刘伟民忙问道:“在哪里?我怎么没发现?”
虎永刚一指栈道左侧的大石堆,“喏~近在眼前,你没发现吗?”
“哈哈~”
刘伟民大笑道,“敖包是这石堆?唱了那么多年的《敖包相会》,一直都以为敖包和蒙古包呢。
这不是玛尼堆吗?你没有搞错吧?”
虎永刚说:“这怎么可能搞错呢?玛尼堆和敖包虽然都是石块垒成,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看来我要给你恶补一下相关知识了。”
“正好,也让我丫头知道知道。”
刘伟民笑道。
于是,虎永刚边走边给他们上课:
首先,在宗教层面,玛尼堆是佛教的产物,而敖包则是萨满教的产物。
这意味着两者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有不同的根源。
在建筑形式上,玛尼堆是长时间形成的,通常由石板或石头上刻有经文、神像等图案,并长时间累积而成;相比之下,敖包则是一次性建成的土堆或石堆,主要用于路标和祭祀。
而内容上的区别在于,玛尼堆的石头上多刻有经文,而敖包石上很少有经文出现。
它们在位置上的区别也很明显,玛尼堆的位置随意性较大,这与藏族转山祈福的习俗有关;而敖包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具有路标的作用。
玛尼堆在藏区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等地很常见,通常还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等图案,这是藏族民间艺术的体现,不仅具有祈祷祥和的作用,还承载着藏族人对佛教文化的特殊感情。
敖包则是蒙古族的文化象征,意为“堆子”
,最初用于标记道路和境界,后来演变为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的仪式场所。
刘伟民听完,感叹一声,“明白了。
只是我很奇怪,蒙古族的青年男女,怎么喜欢到这石堆旁边相会呢?”
虎永刚笑道:“你以为谈恋爱只能逛公园、钻小树林吗?石堆旁、小河边、桥洞中,甚至坟墓上,何处不能相会?”
众人也都大笑起来……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