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42章
被称作郭先生的说书先生,有些为难的看了眼底下的老客儿们,又转头看了眼茶楼掌柜。
掌柜此时也等着他继续读报纸呢,见郭先生看过来,有些不解的走到了台上。
接过郭先生递过来的报纸一看,茶楼掌柜也是猛地睁大了眼睛。
“掌柜,您看......”
掌柜转头看了眼底下有些聒噪的茶客们,一咬牙道:“读,这报纸是朝廷卖的,既然能卖,那我们就能看不是?”
顾先生眉头一挑,点头道:“得。”
重新接过报纸,郭先生再次开始说了起来。
“话说,本朝宪宗皇帝驾崩的时候,也不过才不惑之年,这个年纪莫说是在皇家,就是在我等这些平民之家,那也是鼎盛之年。”
“但宪宗皇帝老爷,为什么会在这个年纪而山陵崩呢?”
“这就不得不说当时的太医院院使刘文泰了。”
......
相比之前孔家的事儿,皇家的这些隐秘,更加让百姓们感兴趣。
郭先生说书的时候,整个茶楼除了人的呼吸声,没有任何的杂音,都安安静静的听着台上的郭先生讲古。
待听到宪宗和孝宗两位皇帝,都是被同一个太医,而且还是同样的原因治死之后,茶楼内所有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大明百姓和后来那个朝代不一样,言论相对自由得多。
当初被称作离经叛道的李贽,在民间就拥有大量的拥趸,各家儒生讲学,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尤其是万历以后,大明上下更是风气开放,所以茶楼这些茶客们,在等郭先生读完报纸后,当即就三五成群的议论起来。
“看看,我就说吧,皇帝老爷就是被那些狗日的给蒙骗了。”
“啧啧,这些人的胆子真大,竟敢做下这等事。”
“你们说,宪宗和孝宗,是不是被人故意害死的?”
报纸上只说刘文泰用错了药,以至于两位先帝驾崩,但却并未给出任何的结论。
这就给了百姓们议论的空间。
宫里的朱由检一边伏案写着大字,一边听着王承恩的秉奏。
待王承恩将东厂收集到的,关于京城百姓们的反应秉奏完后,朱由检放下手里的羊毫,用帕子擦着手道:“看来我大明的百姓们还是明事理的,对吗?”
王承恩跟在朱由检身后,躬着身子道:“都是皇爷的教化之功。”
“呵,朕才登基多久?谈何教化?”
朱由检摆了摆手,继而又道:“东厂密切关注民间的舆论动向,每日一报。”
“臣遵旨。”
虽说这件事是自己乾纲独断,但朱由检还是很小心,生怕舆论会对皇家和自己不利,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
随着报纸上的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都加入到了对孔家,对钱谦益等人的批判中。
而这股舆论很快就烧到了官员们身上,在厂卫的暗中推动下,百姓们开始相信,皇帝都是好的,是一心为民的。
一些苛政恶政,都是那些当官儿的,瞒着皇帝老爷干的。
不信?不信你看看咱大明之前的那些皇帝,都是怎么死的,都是那些狗官害死的。
这种言论,在后世都有很大的市场,就更不要说此时的大明了。
对此,朱由检自然是乐见其成。
同样的,京里的百官们,也都知晓了事情的始末。
温府。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