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2章(第1页)

第692章

不过,也跟后世的临时工转正条件一样,吏员要想“上岸”

,难度甚至只会更高。

普通吏员想做官,必须通过两次外考和一次京考,且都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升官的资格,如果三次考试都没通过,就需要继续干9年,等待重考。

而且,即便你能通过考试,晋升为了官员,摆脱了吏员的身份,你的官职也必定是最末流,要想继续升官,还要看所在衙门的级别。

如果是一品衙门,那吏员最高能干到正七品,也就是一个县令的级别。

如果任职的只是二品衙门或者三品衙门,那不好意思,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县令,能做个八品县丞就算顶天了。

而且,这还只是仕途上的困境,还有吏转官要面临的困境,明初的时候因为战乱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所以官职空缺较多,吏转官还有些机会。

可时间越靠后,读书人越来越多,总有人会落榜,落榜读书人大多都变成了新的吏员(明朝吏员的三种来源:乡镇选拔、落榜考生、被贬官员),就导致官职空缺压根不够用。

明初北京吏员不满500人,到了正德年间,就已经超过了5000人,足足翻了十倍。

哪怕真有人考过了三次试,大概率也是一直排队等空缺,活着的时候能等到都算你运气好了。

不过,吏员虽然在官场鄙视链的底端,但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吏员仍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爷”

虽然吏员的俸禄待遇不是很高,这在历朝历代都差不多,几乎没有哪个朝廷想过给吏员发俸禄,但是吏员本身在工作的时候是存在着很多油水的。

所谓“领持大概者,官也”

,而“办集一切者,吏也”

就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吏员便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干的衙门基层工作人员,也正因为什么都干,所以吏员的地位看似很低,但权力却是大的惊人。

朱高炽虽然才登基皇位不到一年,但前面监国二十二年也不是白干的,稍微一细思就弄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大明近乎断绝了吏员升官的可能,而吏员参加科举在制度上虽没有明令禁止,但有明一朝真正允许吏员考科举的,总共也就建文、正统、景泰、成化、弘治、嘉靖这几位皇帝。

而且能考上的不到一手之数,建文朝只有一位叫做王亨的吏员考过了乡试,后面的会试还是落榜了。

唯一最好的景泰帝,倒是在七年下过一道诏书:“各乡试取士额数,两京各一百三十五名,五名取杂流。”

全国几十万、上百万吏员,仅分配了五个乡试名额。

最终考上的也只有三人,而且都是来自北平的京吏。

换言之,除非你是北平的京吏,赶上了好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一丝成为官员的机会。

但地方吏员,想都别想!

既然没有做官的机会,这辈子都是吏员了,那还能追求什么呢?

升官发财......那就发财吧!

吏员“办集一切”

,本身就掌握着隐形的庞大权力,只要他们将权力通过寻租,用于敛财。

踏出了第一步,那后面就不可能再回头了。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