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章 八大蝗商(第2页)

到时候,开粥铺,赈百姓,收民心呢。

他知道,流贼大军围城,他自己把城门一封,粮价肯定会涨。

只是,他没想到,粮价会突然涨这么猛。

粮价涨五倍,这就意味着,他辛辛苦苦抄家抄来的银子,购买力瞬间缩水五倍,这特么是抢皇帝啊。

京师已被堵死,京师的存粮数量是固定的。

照这么涨下去,他崇祯抄再多的银子,就是把北京城贪官污吏全部抄光,也不够买粮啊!

大明粮商的无耻,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崇祯也急了,提着天子剑,来回踱步,一夜之间,突然就涨成5倍,绝不正常。

这其中,定有蹊跷!

崇祯看方岳贡身后,站着一个身形消瘦、一脸严肃、一身疲惫的人。

给人一种责任在肩、认真负责、日夜操劳、一丝不敢懈怠的感觉。

他心下知道,这人就是大明顺天府府尹王庭梅。

王庭梅这人,出任顺天府尹还不到一年,出镜率不高,没进贰臣传,也是个忠诚可用之人!

忠诚的人,崇祯自带七分好感!

“王庭梅,京师有多少粮商、粮铺,经营的,都是些什么人?”

“回陛下,京师有大小粮铺一百二十七处,徽商、晋商、秦商、苏商、鲁商、宁波商帮……都有涉足。”

“但规模最大的,能左右粮价、稳住粮价的,还是晋商。”

“晋商中,尤其以来自张家口的八家晋商为大,他们资金最雄厚,粮店规模最大,储粮也最多。”

“臣觉得,要稳粮价,还得把八家晋商的东家找来,明以道理,晓以大义,让他们带头降粮价,才有可能平息京师乱象。”

王梅庭分析完,突然叹息一声,“只是,八家晋商的东家,都在张家口,不在京师。

粮店掌柜,都做不了主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崇祯冷冷一笑,目露凶光:“呵呵……晋商八大家,果然是他们。”

“做不了主,呵呵……那朕就替他们做主!”

山西,自古物产丰富,又靠近边关重镇,与蒙古喀尔喀部、土墨特部接壤,与蒙古卫特拉部、俄罗斯国、后金道路相通,为经商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山西人走西口,向来就是发家致富的传统。

历史上,晋商八大家和崇祯口中来自张家口的晋商八家,虽然只相差一个“大”

字,却是完全不一样。

晋商八大家,指的是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八大家,很多都是正义凛然、遵纪守法之人,是恪守经营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的大商巨贾。

这其中,只有范家,位列被视为过街老鼠一般的晋商八家之首。

晋商八家,是指在张家口做边贸生意的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八家。

他们八家,因为功劳巨大,被顺治帝封为皇商八家。

却是大明朝的蝗商八家,是大明朝的掘墓人!

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变,九洲边塞极寒,中原大地极旱,不是洪涝,就是天干,粮食减产严重。

就连深山老林中的飞禽走兽,也闹饥荒,饿死不少。

按理说,建奴所在的辽左一地,气候更寒冷,物产更凋敝!

而且,辽左建奴主要以狩猎为生,种粮基本不会,更容易闹饥荒。

可那么长的小冰河时期,他们究竟是如何活下来的呢?答案,就是八家晋商。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热门小说推荐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