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韩爌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个问题之前就有提过,国企要开的时候,就有大臣在朝堂提过利与义的问题。
后世的人都觉得儒家是罪魁祸首,但孔子他老人家真的是冤枉的。
后人没事就喜欢拿孔孟出来刀枪,动不动就开始解说孔孟之道。
如果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会压不住的。
爬起来每个人就是一巴掌:你们这些混账,别特么什么都拿老子出来说事!
例如,孔子从来没有反对过商业,也从来不反对墨家的工科。
例如,孔子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你的钱是用正道赚来的,就没有问题。
可后人怎么理解呢?
例如朝廷一说要做点生意,大明朝的士大夫就会站出来:与民争利,且取利有损朝廷威德,非圣道也!
例如国企这事,就有无数官员孜孜不倦从各地奏疏上来,要堆在一起,都能堆成山。
为什么说是意识形态出了问题?
就说商业这事,韩爌说,大兴商业,会助长商人,商人取利而舍义。
这里面的关键词,商人,利和义。
韩爌很简单的在商人身上贴了几个标签,商人一定是逐利的,有没有危害,有!
但不能因为有危害,就只看到危害的一面,而去回避它积极的一面吧?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单一的否定。
这个问题在宋朝其实是没有的,宋朝的商业相当发达,国家80%的税收是商业税。
而明朝呢?
90%以上是农业税。
这个单一极端否定的意识形态一直笼罩整个明朝,例如东林党就将它施展到极致。
凡是朝廷的决策,全部都是错的!
这种意识形态,自然就会诞生出大规模的党争。
并且导致明朝整个社会极度撕裂。
士大夫们忙着用道德来单一化否定一切与自己不同的,为自己赚足政治筹码和利益,老百姓却已经连树根都没得吃了。
所以说,崇祯一直觉得,明朝的道德论已经妖魔化的,甚至宗教化了,完全脱离了实际生产。
但你们以为他们真的是反对商业吗?
如果真的反对,东南为何那么富?
他们反对的,只是提出政策的那些人而已。
例如现在的辩论,不少大臣觉得崇祯的《国富论》是荒诞之言。
你们以为他们真的是觉得《国富论》是荒诞之言?
他们只是觉得,写《国富论》的皇帝,是一个道德水平没有道标的暴君而已!
所以他们从心里反感。
崇祯扫了一眼其他人,目光回到韩爌身上:“韩大人,朕也问你几个问题。”
“请陛下明示。”
“假如你有两个孩子,一个非常优秀,诗词歌赋从小就会,一个身体非常强壮,自小调皮爱打架,把乡里的小孩都打过一遍。
你该如何取舍?”
“自然是对调皮的小孩多多管教,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说得好!”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