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允炆脱口而出:“太子叔叔怎么不直接去抢?”
老朱也同时说话,他眉头紧皱:“老四,你对他们也太好了吧,还把铁器卖给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承了这么大的人情,有没有感恩戴德。
#34;其他人:#34;……#34;朱棣则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了:#34;前面不是说过,我赚来的这些钱,会引发金融泡沫吗?那怎么才能赚到钱,又让我的百姓吃得上饭?#34;只有郭英真正在意那:“一万吨象牙……一万吨………一万牙……若是有套书,叫做象牙书,大家会嫌象牙重吗?………不行,物以稀为贵,那么多象牙,肯定不值钱了!#34;【我们很早以前聊教育的时候,曾提过,朱允炆对于明代教育的破坏力远比南北榜呈现的情况严重的多。
现在我们接着建文新政关于儒学的改革部分来详细聊聊。
】大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沉浸在上一段的黄白之物中。
老朱倒是反应过来了。
在老朱心中,这教育可比黄白之物重要多了。
“细说!”
老朱。
“放开来骂!”
朱棣补充。
“……”
朱允炆。
朱允蚊骂骂咧咧:骂的是我,你倒高兴。
#34;能有什么,就是缺钱裁撤吧。
#34;朱樉撇撇嘴,听到现在他明白了,大侄儿就这一板斧。
【首先是一条up不能确定是否可信的政策改革,史料来源有2处。
1为嘉靖45年刊行的《今言》by郑晓。
2为万历2年的《革除逸史》by朱睦?。
两则史料离靖难的时间都很久了,郑晓是刑部尚书,浙江人;朱睦?是周王朱楠后代。
本来呢,郑晓地位虽高,对于靖难的描述,尤其是建文帝出逃的部分,充满了狂想,up之浅见,看看就好。
跟他前后脚的朱睦?在郑晓的史料上,给出了更详细的改革日期,是为洪武31年11月。
我们前面讲靖难时引用了不少朱睦?独家的史料。
相对而言,它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所以up认为,存在某种可能性,两人看到了诸如《蹇义复旧制疏》一样的原始史料,于是记录下了它。
但还是那句话,时间离靖难太久了,史料失真的可能性更高,大家自行分辨。
该史料原文为:罢北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及江北学校贡士。
】老朱久久愣住。
#34;这咋……咋了这?#34;朱棣提出诛心之语:“看来爹您的南北榜,让侄儿很不开心,于是在您死后,直接裁撤了北方学校的贡士,直接断绝了他们未来科举的根,绝根!#34;“这……”
朱允炆忙道,#34;自行分辨,不一定为真呐!#34;#34;这可是浙江人,浙江人可爱你了。
#34;朱棣道,#34;浙江人还会骂你吗?只会骂我。
#34;“……”
朱允炆一时也沉默了。
【通常,贡士指通过了地方乡试,到首都参加会试的人。
考没考中,都可以叫贡士。
(因此,没考中的贡士=举人)此处的“学校贡士”
,则指“由地方学校贡入国子监”
的贡生。
或曰“岁贡士”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