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屈原故乡秭归,最早记载源于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中,如“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
。
有屈原故里和屈原祠等历史文化遗存。
秭归纪念屈原的遗迹、文化众多,自唐以来,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今屈原村)就建有屈原庙。
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
处,唐元和十五年(820)始建,宋元丰三年(1080)更名为“清烈公祠”
。
1976年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清烈公祠”
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
。
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在靠近屈原故里的岸边停留片刻后,夏先衍带着队友再一次启程了。
他们过了三峡大坝,继续前行,出了西陵峡,终于完成了长江三峡的全程航行。
刚出西陵峡,夏先衍就看到了嫘祖庙灵源之地。
嫘祖庙是为纪念黄帝的正妃嫘祖而建造的。
嫘祖,又称雷祖、累祖,被民间蚕农尊称为“蚕母娘娘”
。
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轩辕之丘居住时,娶得了西陵之女嫘祖为妻。
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纺织技术。
《嫘祖圣地碑文》全文500多字,把嫘祖的生、葬之地,嫘祖一生的功绩、嫘轩宫的位置、人物塑像、建筑工艺、商贸、补建扩筑、社会变革、桑蚕丝绸文化传承记叙得真实生动。
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轩辕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
是以尊为先蚕。”
所以嫘祖被后世尊为“先蚕”
。
嫘祖庙始建于晋朝,但原庙毁于1940年6月日本侵略军的炮火。
现有的嫘祖庙是1993年2月重建的,它位于荆楚省宜昌市西陵区平湖路与夜明珠路、港虹路交叉口南100米的西陵山顶,占地1000平方米,海拔高度108米。
重建后的嫘祖庙气势恢宏,共四层,全高2653米。
庙宇前有108级青条石阶,庙内供奉着嫘祖娘娘的神像。
这次调查灵源之地,夏先衍明显加快了速度。
对于那些已经将文化脉络补齐的灵源之地,他决定暂时搁置,等到日后有闲暇时光再来深入探索。
因此,在宜昌,他们仅仅在西陵峡——嫘祖庙灵源之地上稍作停留,便匆匆离去。
而下一站,便是荆州。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