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陈绍,字文毅,时年48岁,是虑虒县本地士族陈家的家主,数年前在中原某县当过县令,因不善钻营,黄巾军攻占县城后被问罪免职,丢了官,无奈归乡。
回到老家虑虒后,陈绍不想虚度光阴,于是自己出资兴办了一间书院学堂,招了数十名本地学子亲自教授学问,名声很是不错。
本次黄巾军攻打虑虒县,陈绍有一名侄子因担任壮班班头期间强拉壮丁、行贿受贿、殴打民夫致死等罪行,被宣判了斩头的死刑。
除此之外,陈家还有一名担任刑房典吏的族人、几名家丁掌柜等被判刑罚款。
虽然没有达到某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士绅那样被黄巾军清算到家破人亡的程度,但也颇是伤筋动骨了。
好在黄巾军攻城那日,陈绍因看不惯黄廉的所作所为没有赴宴,因此没有被抓现行,刚好躲过一劫。
但现在仍然被黄巾军士兵“押送”
到县衙赴约,陈绍自感是凶多吉少的,因为当年他在中原见到的黄巾军对官员士绅就是赶尽杀绝,不留任何情面。
没想到,来到县衙所属的膳馆后,黄巾军首领张循却对众人礼待有加,甚至亲自询问了陈绍所办书院的初衷、花费、授课模式、成果等等,似乎对他办书院的事情颇为认可。
这让陈绍心里安稳了不少,看起来黄巾军并不是要对他们下狠手。
尽管族中有人被处斩首或判刑,但陈绍并不敢有所怨言,因为剩下的族人更多,他想要的是保住大部分族人的性命及家产。
张循这次召集的人不少,不仅是县城内的官吏士绅,还有五台山周边所有控制区内各个乡、亭没有恶行的地主商贾,足足100多人,膳馆大厅都差点没坐得下。
待所有人到齐后,张循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普及了一下太平道及黄巾军的目标、规划、政策,然后言道,虑虒县是他攻占的第一座县城,但他手下没有擅长地方内政的官员,因此需要从这些没有恶行的官吏士绅中选拔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管理地方内政。
另外,虑虒县将在原有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之外,增设农房、商房,主管农林畜牧和商业流通,还会组建几个公营商行,经营粮食、盐铁等重要战略物资,避免私营垄断。
可以推荐,也可以自荐,但需要张循亲自面谈。
一旦任用,俸禄会达到原来该职位的两倍,不过一旦被抓到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实证,刑罚也会非常重,最高死刑。
总体一个宗旨,就是高薪养廉,不存在刑不上士大夫的说法。
听了张循的介绍和需求,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
毕竟,不少人只是自己没有恶行,没被清算,但大都有亲戚朋友被公审判刑甚至斩首,还被没收家产或罚款,现在要他们来张循手下做事,一方面他们心里有坎过不去,另一方面也怕将来被大汉朝廷视为黄巾反贼进行剿灭。
然而,华夏自古以来就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的最高标准,从来不缺向往官场的人。
何况,汉朝建立数百年,如今已经到了最严重的土地兼并、豪族世袭的年代。
许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抱负的寒门士子,在这个还没有发明科举制的年代,没有亲戚朋友、世家大族的推荐,根本没有机会和门路当官。
现在这样的机会出现了,本来家庭就已经没落的他们,并不在乎黄巾军反贼的身份,只要能给他们实现抱负的机会,他们立即就想抓住。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