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6章 三武一宗(第1页)

“佛学乃西方夷狄乱法,到了中原,其狼子野心,竟然妄想成为中原正统。”

韩愈言辞之间毫不留情面。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以前的朝代没有佛教,君王大多长寿,自汉明帝起,佛教传入中国,信佛教的君王大多短命,梁武帝信佛被侯景所灭,最后还饿死,如此学说,怎敢再信。”

“僧人不事生产,不交税,不生育人口,还占据土地财富,吾定不会对此放之任之。”

此时长安城崇佛成风,尤其是天家还妄图迎接佛骨入京,迷信之人更加痴狂,韩愈思虑良久,还是下定了决心。

等到第二天大朝之际,韩愈持奏出列。

“臣韩愈有事启奏。”

不过这次倒是没有被贬潮州,因为前一日姜瑜的直播,让人心渐渐地偏了,就连唐宪宗本人都觉得他自己之前的行为有多可笑,如今看到韩愈的谏言,从善如流,韩愈也因此升官。

这是后话且不提,此刻姜瑜还在讲她的灭佛运动。

【第二个武帝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之初,北方僧尼人数逾300万,寺院4万余所,由于僧尼享有免税的特权,减少了国家的税收。

自北魏至北周,北方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已逐渐汉化,崇尚儒学的周武帝更是以汉族自居,取缔佛教,避免胡族信奉胡教之嫌,确保其华夏正统的形象,成为其灭佛的另一原因。

】“怎么回事,连着两个武帝不是什么北魏就是北周的,全是异族人。”

刘彻不满意说道,本来自己有个武帝的谥号还是挺开心的,这后面怎么还越来越差了呢,不会到最后跟高宗一个待遇吧。

【周武帝下令禁断佛教,毁坏、没收寺院,焚毁经像,勒令僧尼还俗。

六年,北周灭北齐,周武帝下令在北齐旧境内继续禁断佛教,致使许多僧人逃往南方。

宣政二年,周武帝死于北征路上,朝政由外戚杨坚把持,后杨坚称帝,他下令允许佛教流行,灭佛运动结束。

】“杨坚?外戚?普六茹坚?”

这几个字组合起来,让宇文邕感觉到不可置信,但信息所指,确实是这个人,他前不久娉杨家女儿于皇太子赟,确实是外戚无疑了,他死后杨坚就把持了朝政,太子竟这般无能吗?这让宇文邕开始怀疑人生,他曾多次派人监视太子,可太子表现尚佳,并无过错,难不成太子被人谋害了?他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只好抛在一旁,如今重中之重,就是派人拿下普六茹坚。

这时候的杨坚也跟之后的唐国公李渊一样,被迫开始了逃亡之路。

【第三位灭佛的是唐武宗李炎,唐代,君主们的提倡和玄奘天竺取经后的大力宣讲,佛教再次大为发展。

唐武宗李炎即位之初,僧尼人数近30万,寺院近5万座。

日渐壮大的僧侣队伍,逐渐形成一股政治势力,在朝廷内部,有30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显官贵爵,有的甚至被封为将军,参与国家军事机密。

还有僧人与权贵交往密切,气焰极为嚣张,作奸犯科,殖货营生,仗亲树党,蓄妻养子。

】“玄奘?是朕这时的玄奘吗?”

李世民记得这位高僧,前不久玄奘陈表欲向西方求法,此时应该已经出发了吧。

李世民纠结的皱起了眉头,要不要派人把他叫回来,如今看来,他才是推崇佛法的始作俑者,若是还任由其发展下去,不知百姓是否不满。

【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在四次灭佛运动中对佛教的打击是最沉重的。

4个月时间内,共拆除大的寺院1600余所,小的寺院4万多所,还俗僧尼26万余人,没收良田数十万顷。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