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除了寻根文学之外,还有一些人应该会想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最早国人认识米兰·昆德拉,就是通过韩少攻跟韩刚合译的这本小说。
当时这部译本出来之后,在国内大受欢迎,也让米兰·昆德拉在中国迅走红。
如果没有这个译本,米兰·昆德拉在中国未必能够有这样的名气。
可能很多人认为,就算没有韩少攻他们翻译,后面也会有其他人翻译,但错过了这个时代,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米兰·昆德拉这样的作家,如果是九十年代后期,甚至是两千年以后才出现在中国,大概率不会有那么出名。
其实在文学审美上,韩少攻跟余桦是很不一样的。
韩少攻很喜欢米兰·昆德拉,不然他也不会去翻译昆德拉的作品,甚至于韩少攻的小说也受到了米兰·昆德拉的影响。
但是余桦对米兰·昆德拉可不怎么欣赏。
余桦不喜欢米兰·昆德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缺乏故事,这在余桦看来不能接受。
一部小说如果没有故事,那充其量是个文字游戏。
就像是包子没有馅,那它就只能叫馒头。
余桦被称为先锋派代表人物,而先锋派的写作特点就是注重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
这是早期余桦的特点,但是后来他“幡然醒悟”
,开始注重写什么了,才有了《活着》。
周彦对米兰·昆德拉倒是没有不喜欢,但也不似韩少攻一样是昆德拉的拥趸。
不过,他们三个在文学审美上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很喜欢史铁笙。
周彦跟余桦就不说了,韩少攻公开说过,1991年即便只有《我与地坛》一部作品,那这一年也可以说是丰年了。
韩少攻第一次见到周彦,他对周彦的印象大多来自那部《树洞》,对于这部小说,他个人是认可的,并且认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树洞》,实在是难能可贵。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