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0章 大科普明朝在钱银上的鸡贼一(第2页)

问题是,皇帝们的小算盘仍然打得非常鸡贼。

比如——永乐二十二年,每斤胡椒算成十六贯钞票,苏木每斤算八贯钞票。

明宣宗宣德九年,仅仅过了十年时间,胡椒每斤就算成一百贯钞票,苏木每斤算成五十贯钞票,翻了六七倍。

其实在宣德朝之前,要光是说算了多少贯,翻了多少倍,倒也没啥毛病,因为宝钞不值钱了。

但问题是,工资是定额,从朱元璋的洪武朝就已成定制。

给多少米,给多少钞,全给规定的明明白白的。

哪怕通货膨胀到宝钞已经完全不值钱的地步了,工资还是按着定额发。

这种情况说起来就像朱元璋给儿孙定下来的名字规范一样。

到最后,生僻字用完了,拿着偏旁部首硬造,再后来,造不出来了,大家连个名字都取不上。

你说,宝钞不值钱了,难道皇帝不知道?这压根就不可能。

可皇家权当不知,做出了更鸡贼的事。

成化七年,因为国库里存的棉布太多,积压久了,眼看都快烂了,皇帝遂宣布,以后就用细布给大家开工资。

一匹细布折算成二十石米。

然而,明代最好的三梭细布,一匹也不过能换二石米。

皇帝显然把布价抬高了十倍。

而且发工资的时候用的是米粮来进行折算。

这比宣德年间还要更明晃晃的不要脸了。

成化十六年,细布也快发光了,又发粗布。

每阔白布一匹折米三十石。

一匹阔白布,也就是粗棉布,本来不过值银子三四钱,却算成三十石粮食,这就把布价抬高了近百倍,发工资的时候,一样用的是米粮折算法。

《明宪宗实录》称:“然三梭(布)一匹极细者,不过直银二两,而米价遇贵则有一石直银一两者。

今布一匹折米三十石。

轻重已自悬绝。

后乃至以粗阔棉布直银三四钱者,亦折米三十石,则是粗布一匹而价银直三十两,自古所无也。”

这里,连皇帝实录都评价,自古以来,没有这么鸡贼的事!

工资低,经常拿不值钱的实物抵,跟瓜接下来要吐槽的,还只能算是小事。

最大的槽点是拖欠工资!

明人王琼在《双溪杂记》记载:“京官折俸四五年不得一支。

外官通不得支。”

京官四五年没工资,白干。

外官比京官还惨,不得支。

总而言之,朝廷发俸禄时,在宝钞、粮食、布匹、实物之间反复折腾,反复拖欠,但是不管怎么折腾,这账算得不得不让人觉得,比周扒皮还周扒皮。

所有的换算越来越有利于皇帝,越来越不利于百官。

明代皇帝们的无赖嘴脸就是这样毫无遮挡。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热门小说推荐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