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根据他们带来的最新消息,上谷郡基本沦陷,被叛贼占据了,再无反抗的能力。
刺史孔融早就派出幽州的主力北上,和乌桓、叛军交战。
再过两天,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流民南下,躲避战乱,如果流民的数量多了,又会超出良乡这座小县的可承受范围。
“方锐,你派人去询问那些流民,有谁愿意参军的。”
杨昭可不会养着流民,任由他们白吃饭,必须要从这些人当中,征收部分士兵来守城。
方锐很快便去安排。
田畴找来一份幽州的舆图,众人围在案桌上,研究敌人接下来的动向。
“敌人从上谷南下,首先直面的是我们良乡。”
“如果我没有猜错,敌人是打算从两路进攻幽州内部,一是通过上谷的累水,二是从辽西打入渔阳,辽西那边我们暂时不用管。”
“我们需要想办法,抗拒北边即将逼近到燕山的敌人。”
“想从燕山出来,需要通过累水河谷。”
“累水有三条支流,其一流经我们良乡,第二流经昌平县,第三流经渔阳县。”
“只要堵住累水河谷,基本能把敌人堵在上谷,无法南下,良乡可以守住。”
“三条支流里面,经过我们良乡的支流,是最难走的。”
“流经昌平县的最容易,敌人进攻的主力,可能在昌平县。”
杨昭指着舆图,分析说道。
汉代的长城,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范围。
良乡北边,放在后世大概是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因为有燕山阻隔,山上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修筑长城。
,!
后世看到的是明长城。
敌人要穿过崇山峻岭,就只能通过河谷。
众人听到杨昭分析到位,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牵招说道:“幽州的孔使君,已经派幽州主力北上,还需要我们坚守河谷?”
“敌人来势汹汹,我认为孔使君派出北上的兵力,挡不住敌人。”
杨昭想到后世看过的,关于这一段历史记载,继续说道:“一旦幽州的主力被敌人击溃,良乡便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我们很有可能要坚守河谷。
昌平和渔阳那边,不需要我们担心,通过良乡的河谷虽然难走,也要提防敌人来袭,还有可能需要支援昌平和渔阳那边的河谷,才能确保把敌人拒在燕山北麓。”
听到他这么说,众人感到压力有些沉重。
敌人大军入侵,肯定是以万作为单位,他们的兵力,只有千作为单位。
又是一场硬仗!
正因为如此,杨昭抄了周家之后,得到钱财了,便加高、加固良乡城墙,修筑箭塔和烽火台,防止某一天河谷守不住了,还能守住良乡,和敌人拉扯。
只希望良乡新增的防御措施,永远也用不上,敌人不会打到城池外面。
“师弟怎么知道,幽州的主力会战败?”
刘备马上找到杨昭话中,漏洞的所在。
幽州主力北上和敌人打起来,暂时还没有战果,但要说战败,很不合理。
杨昭没办法解释这个,总不能说自己从后世某些历史资料看来的,想了想道:“我只是猜测,做好最坏的打算,全部安排下去,准备坚守河谷。”
他们听着也是道理,这个最坏的打算必须要做,接下来就等上谷郡传回来的战果。
:()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