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展露了武力之后,自然还是要给使臣们一点甜头尝尝的。
其余番国的赏赐按部就班。
和不爱收属国,接受朝贡也很佛系的宣武帝不同,乾圣帝是个立志要将大周的影响力推广到能影响到的所有地区的皇帝。
至于祁元询为什么会知道,这大概是因为亲爹接受朝贡与赐封的爽快程度,明显不是一时就想出来的。
和其他国家使臣受赏、宣布给他们的册封其国王的旨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给日本与朝鲜两国的册封旨意明显有所不同。
给日本的是这样的:“……兹尔日本储君源道义,心存王室,怀爱君之诚,逾越波涛,遣使来朝……权知日本国事……得受神器,再予册封……”
给的名分不是国王,而是储君。
鉴于使者都是他派的,看起来日本国王已经没啥用了,又将赐给原高丽权臣、现朝鲜实际上的国君李成桂的“权知某国事”
的名头送给他,就当给他加码了。
这份诏书当然出自于祁元询的建议。
在他看来,本世界的发展又不像光幕上,亲爹是靖难登基的,有来捧场的国家都给册封,礼包大发放,现在的乾圣帝可是上皇亲命,受禅登基的皇帝,对来朝贡的属国把关自然要严格一点。
宣武初年,当年日本还分南北朝时,大周曾遣使去册封南朝掌管临近大周边境区域的南朝亲王为日本国王,虽然受阻挠,也不知晓南北分立的内情,但是大周以南朝为正统,这是可以说明白的。
足利义满从前在还没有禁令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以幕府将军的身份遣过使,到底是权臣的身份,宣武帝不喜,又是北朝方面的势力,就拒绝了。
如今妄图用“准三后源道义”
这样迷惑人的称呼来促使大周将他当成正统同意两国恢复贸易,在大周打听清楚了之后,就不要怪他用手段小惩大诫一番。
“三后”
者,可以用来形容太后、皇后等后妃,也能用来形容天子或诸侯王。
足利义满在国书上写的“准三后”
,可以看成是未受宗主国册封,是以自称“准三后”
的国君,但也完全能够看做是还没有登基的储君嘛!
日本国历史上不就有个赫赫有名监国理政的圣德太子吗?把他当储君没毛病啊。
就是不知道来了这么一出,这位源为义是要真的认哪位天皇做爸爸,还是直接让他那被现任天皇收为义子的儿子登基,完成李代桃僵的最后一个步骤。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