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着,耿昌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这件大四件柜的来龙去脉。
这对康熙年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最初的存放地是京城的硬木家具厂,也就是如今依然闻名的龙顺成。
这家老字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京城。
彼时,在城东南角的龙须沟、金鱼池附近,有一个繁华的东大市。
那里不仅商贾云集,更有供奉木匠祖师爷鲁班的庙宇——鲁班馆,香火鼎盛,庇佑着一方工匠。
鲁班馆周围的几条胡同里,聚集了三十五家大大小小的木器作坊和店铺,汇聚了当时京城最顶尖的木匠师傅。
他们中很多人是清宫造办处衰落后流落民间的能工巧匠,技艺精湛,尤擅制作各式各样的硬木家具,传承着宫廷的技艺与审美。
在这些作坊中,有一位从造办处流落到此的王木匠,他技艺超群,眼光独到。
大约在清同治初年,王木匠在东大市附近开办了一间小作坊,取名“龙顺”
,寓意生意兴隆,顺风顺水。
他不仅继续为宫廷制作和修理硬木家具,延续着皇家气派,更巧妙地将宫廷风格的硬木家具融入民间,开创了榆木擦漆家具的先河,引领了当时的家具潮流。
王木匠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使得龙顺作坊名声鹊起,生意日渐兴隆。
后来,龙顺作坊吸收了吴、傅两家资金雄厚的作坊入股,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并将作坊名称正式更改为“龙顺成”
,成为了京城硬木家具行业的一面旗帜。
五十年代末,百废待兴,咱们京城家具行业却依然有着三十五家硬木家具作坊,各自坚守着技艺传承。
其中,像做马鞍的同兴和,在硬木家具上也颇有建树;仿明家具着称的义盛和,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闻名;专仿制清代乾隆做工紫檀家具的兴隆号,更是将宫廷技艺融入民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还有义成、东升永等专制仿明家具的字号,以及元丰成、宋福禄等各有千秋的流派,共同构成了京城家具行业的繁荣景象。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硬木家具技艺,这些店铺于一九五六年进行了合并,最终保留了龙顺成的老字号,并将其改称为龙顺成木器厂,开启了新的篇章。
“这些家具厂的合并之后,集中力量生产京作硬木家具,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因此龙顺成改为京城硬木家具厂,”
耿昌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正式这些厂子的合并,让很多早年间流入民间的皇室家具,全都堆积在了硬木家具厂。”
当时的硬木家具厂,保存下来这些老年间的皇室家具,主要存放在两个库房,一个是南库、一个是东库。
南库,比较大,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在那,另一个东库,这东库放着的是没有修过的,都是好东西,厂里的老师傅们不大愿意让卖这些家具,因为他们可以时不时看看这些老年间的手艺,干活时候学学,惜售!
“那东库,啧啧,一般人可进不去,”
耿昌说着,顺手抓起一把花生米,扔进嘴里,嚼得咔咔响,“我跟你们说,那可是个宝地儿!
王世香那本《明式家具珍赏》看过没?里面好多照片,那都是在硬木家具厂东库拍的。”
他咽下花生米,又接着说:“那是哪年来的着?好像是八十年代,记不清了具体是哪一年了。
反正,当时港城有个大导演,叫李翰祥,来咱们京城拍《火烧圆明园》。”
“这位导演啊,是个懂行的,喜欢老家具,就托人找了王世香的学生,叫张得祥,带他去硬木家具厂挑宝贝。
巧了,那时候故宫要修一批老家具,我经常去硬木家具厂跑腿,正好那天我在场,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耿昌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才继续说道:“东库里啊,当时有两对极品大四件柜,那叫一个漂亮!
一对是金丝楠木的,雕满了云龙纹,气势磅礴。”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