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为朱允炆鸣不平的,莫过于是黄子澄。
朱允炆长得唇红齿白,说话温文尔雅,待人谦和有礼,活脱脱朱标年轻时的模样。
黄子澄崇尚复古,朱允炆也崇尚复古。
黄子澄主张以德治国,朱允炆也主张以德治国。
黄子澄轻视武勋,朱允炆也轻视武勋。
黄子澄主张撤藩,朱允炆也主张撤藩。
两人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是高度合拍的。
如果朱允炆成为皇太孙,那么黄子澄就是帝师。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终极理想。
新年越来越近了,大本堂到了要放年假的时候,朱标跟朱元璋说:
"允炆要成亲了,允熥要封太孙,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家的几个孩子也都长大了,不如打发他们各回各家过年,明年也不用再回大本堂读书了。
"
朱元璋爽快地允准了。
朱标又说召朱桢和朱椿进京辅政的事。
朱元璋道:"命他们正月初八允炆成亲之前赶到京师,允熥的册立大典由他们主持。
"
两件大事很快就要办成了,朱元璋、朱标父子谈笑风生,心情极其愉快。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是大本堂的一年之中的最后一次讲学。
下课后,朱允炆送黄子澄,走到东角门的时候,朱允炆说道:
"孤正月初八大婚后,应该很快就要到凤阳就藩了,今后怕是再难聆听先生教诲了。
"
黄子澄愤愤不平说道:"在臣的心中,只有殿下才是皇太孙的不二人选。
只有尧舜之君,能缔造尧舜一样的盛世,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众正盈朝,群贤毕集,世无饥馑,途舞巷歌。
"
朱允炆警觉地看向四周,低声说道:"大局已定,先生慎言!
被人听了去恐怕要惹祸。
"
黄子澄满不在乎地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千秋开太平,是我等读书人本来的使命。
臣不过是仗义执言,有什么好怕的?"
黄子澄个性冲动,每每谈论国家大事,或者褒贬古今人物,总是慷慨激昂,旁若无人。
朱允炆生怕黄子澄又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忙说道:"壮志不得伸展,孤己心灰意冷,做个富贵王爷,逍遥快活一生,也没什么不好的。
"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