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符皇后沉思片刻问道:“陛下可认为佛教对国家、对百姓有害?”
周世宗回答道:“佛教教义劝人向善、持戒,于国可以巩固安定,于民可以修身养性。
本是利国利民的宗教,可惜于治国者而言,宗教有其所长,必有其所短,国富民强时宗教显其长,国贫民弱时宗教显其短。
朕只是恰好处于其短之时,无奈只能顺势而为之。”
“陛下既然知其长短,何不改灭为限,扬长避短,如此既可彰显陛下仁德,又能避免无辜杀戮,实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皇后所言极是,只是天下寺院众多,僧尼无数。
只靠官吏逐个排查真伪,实在是难如登天。
但朕会细细考虑皇后的建议。”
虽然周世宗赞同符皇后的想法,但是碍于国力衰弱,人资匮乏,在众臣的压力之下,周世宗决定开展灭佛运动。
此时恰逢后周征讨淮南,灭佛一事暂时延缓。
此次远征淮南,周世宗打算亲率大军出征。
符皇后多次劝谏,劝周世宗可由其他将军率兵前往,陛下无需亲征。
周世宗不听劝诫执意前往,无奈之下符皇后只能随周世宗一同出征。
此次出征时逢酷暑,淮南远在南方,而后周军士多以北方人为主,到了战场上,士兵因水土不服病倒者众多,战势每况愈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连日天降暴雨,大军只能停止行进的脚步。
符皇后不堪酷热暴雨侵袭,加之军中条件恶劣,不久重病不起。
周世宗这才后悔当初没有听符皇后的话,当即带符皇后返回都城汴梁。
回到汴梁不久,符皇后终因病重不治,与世长辞。
临终之前,符皇后恳请周世宗答应自己两个请求:一是自己死后希望能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同葬;二是希望周世宗慎重考虑,不要强行灭佛。
周世宗悔恨万分,不但答应了符皇后的两个请求,还为她服丧七日。
在周世宗亲自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放入棺中之时,他仿佛看到符皇后穿着奇异服饰,手持经文飞向天际。
此后,周世宗放弃灭佛的想法,改为限制佛教。
周世宗下令仅拆毁没有得到朝廷许可,私自建设的寺庙,有朝廷许可的寺庙全部保留;百姓不可私自剃度出家,任何人想要出家必须得到父母、叔伯同意,私自出家者强制还俗、发配边疆;实行僧尼备案制度,每年全国各地官府对僧尼人数进行调查备案,防止恶人假扮佛门弟子为非作歹;各地县官法物、军器以及寺院佛像、钟磬钹铎皆可保留,民间的铜器、佛像要在五十日内上缴官府,官府要给予等价补偿,过期不交官府的铜器、佛像超过五斤的处死,不足五斤的按实际数量定罪。
除以上政策之外,周世宗还亲自劝诫信众:“修佛乃是身体力行,修行自身。
佛应在心而非在佛像,若可救济百姓,我愿奉献自己亦不足惜。”
周世宗此次限佛,一改前人毁尽寺院佛像,杀尽佛门中人的做法,大大减少了平民百姓的损失和杀戮,不仅控制住了佛教的野蛮恶性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国家赋税、徭役等诸多问题,实乃上策。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