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90 章 永遇乐声声慢11(第7页)

其实也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样做的不妥,比如苏洵。

被点名的苏洵应声抬头,就见水镜里已经贴出了他的旧作。

【苏洵的这篇《六国论》是下册的课文,我们在这里顺便一起讲一下。

在这篇文章

中,苏洵率先提出了一个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不在于自己不够兵强马壮、不善于作战,而在于贿赂秦国。

为了是自己的论点更加完整,他还补充了“不赂者以赂者丧”

的条件——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强大的援手,不能独自保全,所以最终仍落脚在“弊在赂秦”

上。

咸阳。

李斯等人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上首君王的神色又迅速低下了头。

谁懂,前脚还在吃宋朝的瓜,后脚戏就唱到自己身上来了。

【苏洵指出,秦国由于贿赂而得的土地比实际作战而取得的土地多出百倍,而诸侯乞和交出的土地自然比战败而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了。

遥想先祖创业艰难,子孙把土地送出去却是这样轻易,可土地到底是有限的,秦国的欲望又是贪得无厌的,以地事秦不就像抱薪救火吗?这里苏洵主要针对的是韩、魏、楚三国。

下一段他又转入了对燕、赵、齐的论述,齐国依附秦国,燕赵两国“用武而不终”

,最终三国同样相继覆灭。

紧接着提出对策,假设六国如果不赂秦,通力合作,就不会落得战败而亡的下场,层层递进。

七国争雄的背景实际上是纷繁复杂的,苏洵在此也并不是要为六国复盘,他有他的现实目的。

从宋太祖赵匡胤抑制武人开始,虽然北宋虽然杜绝了军阀作乱,但相应地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退,木仓杆子不硬腰杆子自然也不硬,至苏洵的时代,辽、西夏因为北宋求和之策的“滋养”

,已经相当嚣张,岁币贡银的负担实际是压在百姓的身上,苏洵认识到了这些弊端,所以托古事而讽当朝。

于是在结尾他说: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这篇文论写得短小精悍,文气畅达,观看水镜的大多都是内行,自然知晓其中妙处,如贾谊、司马迁、韩愈、柳宗元等人早就在第一时间将之抄录在纸上以反复阅读,欧阳修范仲淹等人也是频频点头,夸赞苏洵论点精当见解卓越,甚至已然动了写折子面呈君王的心思。

开玩笑,知道了靖康之耻还不赶紧亡羊补牢,等着当千古罪人吗?

秦朝。

六国贵族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态,咸阳宫中,嬴政的脸色不辨喜怒,突然问道:“李斯,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被点名的李斯心中一凛,暗自叫苦,斟酌着道:“若说文气,纵横捭阖,却也精到,只是这结论似有武断。”

“呵~”

嬴政轻笑一声,似乎丝毫不受影响,“六国之败,岂在一端?他自言他朝事,与朕何干?”

说到底,苏洵想要论证的,不过是宋不该苟合罢了。

李斯明白自家陛下的意思,拱手再拜:“陛下明达。”

嬴政束手,他其实隐隐可以感觉出

来,秦在后世必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否则后代文人不会多有言谈。

后代王朝总要总结前代灭亡之因,那秦呢?后人会如何分析秦之败亡?()

【应该说,苏洵的认识是深刻的,不过显然,没有人听,连他的儿l子苏辙后来都主张弃边,苏轼似乎对武将也颇有微词,好像还嘴过卫青吧!

宋朝有些士大夫的局限性实在太大了。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