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九章 工艺绝伦(第2页)

这与中原传统人文的雅致意韵全然不同。

器物薄巧,工艺高超。

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

大量玉碗、盘、杯等雕琢既细且薄,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

这种新颖的玉器,由于胎体薄,拿在手上又轻又巧,有轻若浮云之感。

正如乾隆皇帝称赞的那样:“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

“薄于纸更轻于铢”

、“抚外影瞻内”

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放在水上能飘动,不会沉入水中,故被人称为“水上飘”

这种追求玉器薄胎、透明的工艺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一大特色。

这种薄胎雕刻工艺难度大,技术性强,因为薄胎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

制作者在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

在古代,玉瓶类器物“掏膛”

的手段是一门绝技,玉雕匠人需随着器物的形状,将实心的玉料掏空,器物壁身的厚度最薄的只有一两毫米。

可见这种工艺的难度之高。

清宫所藏痕都斯坦旧玉器有两种,一种为当年输入,另一种为宫内工匠仿制。

尽管乾隆皇帝认为痕玉“制薄如织,良工巧匠,非中原玉人所能仿佛也。”

但是为满足自己的玩赏兴趣,仍然命造办处如意馆极力仿制。

不过,仿制品多刻年款,被称为“西番作”

从乾隆33年到嘉庆22年(1768—1817)的近50年间,各地向朝廷进贡了至少800件痕都斯坦玉器。

同时,清廷的驻外大臣也购买了一些玉器进献给乾隆皇帝。

痕都斯坦风格玉器因耗料且使用上容易毁损,因此乾隆晚期下旨停止制作。

清宫收藏的痕都斯坦玉器中最为精美者,均集中收藏于紫禁城乾清宫暖阁和圆明园殿座之中。

由于乾清宫于乾隆归政前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乾隆用近60年的时间收藏下来的古玩和当时的艺术精品很大一部分被焚毁,之后又从各殿集中了一批精品,仍存放于重建后的乾清宫暖阁内。

而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其中的痕都斯坦玉器自然也难幸免。

痕都斯坦玉器在清朝的宫廷中是非常名贵而特别的一种,用精美绝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痕都斯坦本为清代对北印度的称谓,而痕都斯坦玉器则泛称宫中所藏中亚等地区的玉器。

有一种说法,“痕都斯坦”

这个地名是乾隆亲自核定的。

由于乾隆皇帝非常爱玉,因此朝廷为制玉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王。

乾隆本人不仅收藏玉器,而且亲自参与鉴别,对于得到的珍贵之器,每每要题诗赞咏。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亲自过问玉作的技术力量的选配,在他的直接倡导下,宫廷内许多画家为玉作进行图稿设计,使玉雕的艺术表现力得到高度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乾隆时代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玉雕作品,而且有些还借鉴了痕都斯坦玉的雕琢方法,使得玉器形制表现更加艺术化。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