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百零六章 祭红的学问1(第2页)

换言之,“灯草边”

的成因在于:焙烧过程中,红釉因流动变薄,加上口部和底足胎釉交汇之处的釉汁原本就较薄,而铜分子在高温下又容易挥发和氧化,从而形成一条宽度约2——5毫米的白边。

康熙时期的祭红釉普遍泛浓红色,个别釉色较为浅淡,若桃花般粉红鲜丽,釉面平滑。

有的祭红釉面有细小橘皮皱纹。

雍正时期祭红比康熙时更为成熟,釉色有深浅、浓淡之分,且色泽大多很均匀。

釉面有平静和细橘皮皱纹两种,并以有橘皮皱纹现象的釉面为多见。

乾隆时期的祭红质量进一步稳定,釉面上之橘皮纹呈涟漪状小皱纹,釉色大多匀净。

当时的生产量想必骤增,因为传世之祭红官窑器以乾隆陶瓷较多见,而进入拍卖市场的也数乾隆祭红最多。

此外,除御窑品,乾隆的民窑祭红瓷也开始多见了起来。

说明祭红釉的制作民窑亦已掌握。

乾隆时期的“陶户”

中已出现不少精通“造霁红”

的“专家”

,有些祭红品的釉色和釉质可与官窑媲美。

至于成品率,不管是官窑还是属民窑的“官古户”

,估计都高不了。

因为受技术条件制约,直到上世纪50年代,祭红的正品率依旧极低。

JDZ陶瓷研究所潘文锦于1985年发表的《浅谈名贵颜色釉的发展》一文,对于1954年至1955年间的JDZ中德(前东德)技术合作工作曾有过一番回顾。

他讲道:“一年里,就把多种色釉的质量稳定提高了不少,如祭红的一级品率就由原来的0.5%提高到25%,其他品种的一级品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豆青、天青、钧红等的成品率已由5%——10%提高到80%以上,另外并创制了蓝窑变、仿宋钧等新品种色釉。”

从上文中的20世纪中叶祭红的0.5%一级品率,即每200件有1件为一级品,可推断18世纪祭红的一级品率(即官窑品)大抵不会太高,亦应是百十件里得一吧。

霁红釉是高温红釉瓷器的一种,因为霁红釉是明清皇家当做礼器用来祭祀用的,所以霁红釉也被后人称为祭红。

样子收藏介绍一下清代不同时期霁红(祭红)釉瓷器特点,鉴别方法。

霁红釉创烧于明代早期,在宣德之后就停止烧制。

一直到康熙朝才得以恢复。

霁红釉以铜为呈色剂,在1300℃左右的还原气氛中烧成,红釉烧造成本高,可控度低,所以霁红釉瓷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霁红釉釉面、呈色来鉴别一下清代霁红釉瓷器特点。

郎红瓷的烧造肯定比祭红更加艰难,康熙时的民谚“若要穷,烧郎红”

便是证明。

由此还可联想到,郎红瓷上的不落款实属不得已。

否则,出窑一件砸一件,岂不是在诅咒皇上!

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瓷器上可以大大咧咧地落上各式明代寄托款,却一律不准书写本朝年号款,内中奥妙大概就在于此。

刘夜说完,指了指这釉面,缓缓说道:

康熙朝恢复了明代一直断烧的霁红釉瓷器,由于霁红釉瓷器烧造难度大,温度控制非常难,差一度,二度窑温可能呈色就差别非常大,所以清代早期霁红釉瓷器红釉色泽多泛暗红偏黑为主。

康熙时期和雍正中期之前霁红釉瓷器釉色基本都比较暗红。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