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给霍善解释道:“胹和炮都是烹饪之法,胹鳖是指将鳖炖到皮脱肉嫩、入口即化,炮羔则是将嫩羊烤着吃。
肉吃多了,可以喝几口甘甜可口的柘浆解解腻。”
霍善听得心驰神往,由衷夸赞道:“屈子好会吃!”
太子刘据心道,屈子怎么说都是楚国王室,哪怕惨遭流放,见识也是远胜于许多人的。
他能写入文章里的吃法焉有不好的?
可分享这种事,就是有听众旁听才快活的,太子刘据便便领着几个小萝卜头逛上林苑,边给他们讲述屈原在《招魂》中提到的别的美味,什么炖烂的肥牛蹄筋啦,什么醋溜鸿鹄肉啦,什么香喷喷的卤鸡啦,还有各式各样的糕饼和美酒,反正寥寥数言,足以叫人感受到楚国人的餐桌有多丰富。
霍善大为震惊。
屈原竟是大美食家!
李时珍几人:“…………”
李时珍忍不住给霍善分享一样和屈原有关的千古美食:粽子。
光凭大伙吃了这么多年的粽子,屈原确实值得在美食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起什么包子馄饨,粽子倒是挺好弄的,摘些竹叶把糯米包起来就完事。
喜欢吃肉的加点肉,喜欢吃甜的可以加点红枣,只要你塞进去后能顺利裹起来,向往里头塞啥都行!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北方大部分地区不产糯米。
说不准宫中有那么一点贡米。
不过人们一般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如今端午节都过了……
霍善听着李老头来自千百年后的美食分享,立刻表示纪念屈原不需要分日子,只要想纪念随时都能纪念!
人对往圣先贤的缅怀,怎么能只局限于一年中的某一天?
他在长沙时已经从李时珍他们口中听说过屈原一次了,如今又从太子刘据口中听说了第一次,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和这位前辈的缘分老深了!
霍善立刻问太子刘据:“宫中有糯米吗?就是那种煮熟后黏黏的米!”
太子刘据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话题怎么就转到糯米上了?
霍善就给他讲了讲粽子的由来,要是有糯米的话他们可以去摘些竹叶,明儿一起为纪念屈原而包粽子!
这可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勿忘先贤!
太子刘据没听说过这种风俗,可听霍善讲得有理有据,便说道:“我着人去问问,除了糯米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霍善向来是很懂顺杆爬的,马上滔滔不绝地给他讲起了各种需求,连肉粽要包进去的肉得提前用香料腌多久都给太子刘据讲了。
太子刘据自然记不住霍善这么多话,不过他身边跟着不少侍从,其中便有个记性特别好的。
他等霍善讲完了,就命那侍从前去张罗。
今天已经来不及了,明儿一早他们就起来包粽子!
太子刘据到底还是个孩子,见卫登几人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由也格外期待这次集体活动。
他还没有亲手做过什么吃食呢!
既然食材有专人负责准备,霍善便提议一起去摘竹叶,要大大的宽宽的竹叶!
一群小孩儿浩浩荡荡地往离得最近的竹林跑去。
没有一个人想起气愤离去的李禹。
其实倒也不是没人想,一开始被李禹指着鼻子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金日磾就想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