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纵观新加坡当时的状况,虽然华人在新加坡人口中占有70的高比重,但同时也使用着马来语、泰米尔语等。
而且,新加坡需依靠国际贸易,需使用能顺利开展贸易工作的通用语。
于是在1979年,李光耀政府确定了英文为主、华文为辅的双语教育比重。
这一举措霎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反对英语为国家通用语的声浪持久不息,尤其是华人家长们,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儿女尚能接受全华语教育,在民选政府下却必须以学习英语为主。
然而,问题的症结是,“在这个多元种族、多元民族的社会里,英语是唯一能够让大家接受的中立语言,并能让新加坡立足于国际社会”
。
尽管不断有人曾提议将华语作为国语,但李光耀始终坚持以英语为通用语言。
李光耀还反对把华人的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列入学校教程,以免因华人说不同方言而把社会“撕裂”
。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与中文相关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因而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英校就读,华校走向了衰落。
为了缩小情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李光耀在1978年精选出9所华文中学注入师资,这些学校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师资力量的注入极大地提高了它们的教学水平。
后来,新加坡在为全国中学进行排名时,特选华校在十大中学中占了6所。
2002年,担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会见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李光耀病逝后,民众献花和手写卡片悼念这位将毕生奉献给新加坡的人物。
◎“新加坡有限公司”
如今的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不到3分钟就有一艘船抵达或起航,奔赴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航班频繁起落,往来于这里和全球逾220个城市。
然而时间回溯,50年前的新加坡全然不见现在的辉煌样貌。
1965年3月9日上午0点,李光耀通过广播电台宣布新加坡独立。
当时的新加坡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弹丸小岛,要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生存并非易事。
然而正如李光耀在独立宣言说的那般:“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
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
多少有些悲壮的味道,但这也是新加坡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了谋求发展,李光耀带领新加坡开始了一系列发展工业及经济的举措,如重视制造业,成立裕廊工业区,为外国企业提供优惠,等等。
效率、效果成本以及收益成为了李光耀和他的政府制定政策的标准。
于是,人们将李光耀和他管理的国家戏称为“新加坡有限公司”
,这一戏谑的称号正道出了新加坡商业立国的本质。
执政后,李光耀和他的同僚运用权力保持国家的高效,让这个大海中的“小虾”
紧紧依附于经济全球化的巨轮,在汪洋大海中成功借力每一轮东风。
在李光耀执政期间,新加坡政局稳定,政府清廉,文化多元发展,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瞩目。
1990年,67岁的“国父”
李光耀正式将总理一职交给了他的接班人吴作栋。
但作为纵横政坛多年的风云人物,他对国家的影响力依然不减,直至2015年3月逝世。
对于李光耀的政绩,有人歌功颂德,也有人称其为“独裁”
,究竟他在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面孔,也只有留给后人去评说了。
传奇人物林文庆
他出生于新加坡华侨家庭,是新加坡家喻户晓的名医,又是勇于开拓的企业家;他能在立法会议上雄辩滔滔,也能将国学风韵娓娓道来;他是忠实的新加坡公民,又是赤诚的民族主义者,支持中国的维新变法。
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新加坡历史和华人史上,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足迹。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