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道衍献计燕王朱棣准备去京师(第3页)

道衍嘴角微微一动,说道:“王爷前往京师,若行一事,必然无忧。”

“哦?何事?”

朱棣问道。

道衍缓缓说道:“大张旗鼓,广告市民与诸军。”

朱棣默然。

道衍的方法,便是携民众与军队之心前往京师,一旦朱棣身陷京师,必然会引起北平民众与军队不满,到时候,北平便彻底乱了。

而这个结果,可不是朱允炆可以承受的。

“如此说来,本王去一趟京师便是。”

朱棣打定主意。

道衍含笑道:“王爷不必担忧,若是进入京师,未尝不是机会。

五军都督府中,与王爷亲近者众,若可以走动一二,或可为日后……多做准备。”

朱棣平静地点了点头,在留道衍用过午膳之后,便安排人护送道衍返回庆寿寺。

行走在燕王府的朱棣,看着站岗的马三宝说道:“准备下,过两日随本王入京。”

“遵命。”

马三宝肃然答应。

京师,武英殿。

朱允炆召翰林院待制王绅,道:“国子监乃是朝廷人才重地,然回顾太祖之时,国子监所出英才寥寥,朕深感痛惜。

希望你可进入国子监,担任博士,自监生之中遴选出机辩、锐新、富学之才,以充朝廷。”

王绅应下,道:“臣定不辱命。”

国子监祭酒程师周,司业张智对于王绅的到来自是欢迎,安置妥当之后,便各自忙碌。

王绅并非是迂腐之人,心中清楚,皇上想要的人才是机辩、锐新、富学之才,绝非是空有学问,而无能力之士。

可机辩、锐新、富学之人,哪里又容易找?

王绅思虑再三,终定下了安排,去了点薄厅找了一份国子监监生名录,并其往日表现与考核进行调查。

国子监的监生肄业后是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职的,但监生的生活,并不好过。

按照明代规制,国子监监生每个月初一、十五休假两天,其他时间,不是上课,便是自习。

比如说初二、初三会讲,初四背书,初五、初六复讲,初七背书……

不是会讲、便是背书与复讲。

一个月中,大致十三天的时间都在背书,八天复讲,剩下的便是自修、检查学业、参与活动之类的时间。

相对后世不要求死记硬背的素质教育(应试改革后),国子监可谓将死记硬背挥到了极致。

每个监生都必须熟记文词,通晓义理,三天一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背诵大诰百字、本经百字、四书百字……

背不过去,打十板。

别误会,这十板子可不是打手心,而是打屁股……

每个月还要写六篇作文,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表章、策论、判语内科二道……

想偷懒都不行。

对于明初的国子监而言,监生还算是用心的。

不过,很多监生是正统儒学之士,俗称:

书呆子。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