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的这一番话,差点没把老朱噎死。
而且老朱不仅承认了元朝为华夏正统,还把忽必烈供奉进了帝王庙。
朱元璋建的帝王庙,他驱逐了半辈子的鞑虏,结果元世祖忽必烈,被他放进帝王庙,接受供奉。
但秦始皇嬴政、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等人,被认为功德有亏,不在帝王庙享受祭祀之列。
当时记载的是,秦、晋、隋,视其功德,不能无愧,故斥而不语。
开创帝制的始皇帝不祭祀,祭祀他驱逐了半辈子的鞑虏的祖宗,感觉哪里怪怪的。
不过,朱元璋的帝王庙在后来突然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被一把大火给烧了,付之一炬,也不知道为啥突然着火被烧了。
根据《明史》记载,二十一年二月戊辰,历代帝王庙火,上元县治亦灾,甲戌,天界、能仁二寺灾。
后来老朱重建帝王庙,经礼部奏请并经朱元璋允准,新建的帝王庙,除原有帝王外,庙内新增三十七位名臣。
这三十七位名臣当中,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等五人是元朝的大臣。
也就是说,老朱建的帝王庙内,供奉着元朝的皇帝和元朝的大臣,享受着老朱这驱逐鞑虏的皇帝及后世子孙的祭祀。
洪武二十二年五月,历代帝王庙重建竣工,至此,这种祭祀帝王和名臣的格局就确定下来,于每年春秋祭祀,成为明朝祖制。
“你……”
朱元璋指着朱棣,话到嘴边说不出口。
这时候,狱卒给朱棣搬来了一把椅子,朱棣坐了下来。
“你什么你,你恢复汉人江山,不论过程,只看结果,这点没啥说的,称你一句民族英雄不为过,但你驱鞑复中还是算了吧,这个跟你没多大关系,你不会真以为那群文臣吹你是啥千古一帝,你就真是了?”
“朱老四!
咱上你早八!
你个混账!”
朱元璋气得脸红脖子粗的。
朱棣呵呵笑了,“我混账?你把我仍北平苦寒之地的时候,我都没骂你混账呢,那地方那么危险。
论起领兵打仗的能力,二哥三哥都在我之上,凭啥他们一个在西安,一个在太原,就我在北平吃沙子?”
朱棡和朱樉的领兵能力,确实是在朱棣之上的。
其中晋王朱棡的能力最强,朱樉次之,其次才是朱棣。
并不是朱棣是最能打的。
“这就是你跟着她反咱的理由?”
朱元璋问道。
朱棣摇摇头,“当然不是,主要是娘只有一个,而爹可以有很多个,我被你作为棋子,娶了魏国公的女儿,开始收拢兵权。
我这半辈子,都在按照你的意愿去走,可我想为自己活,母皇上位之后,最起码母皇拿我当儿子,而不是拿我当棋子。
而你只有大哥一个儿子,大哥从小被你带在身边,是你培养了几十年的继承人,为了大哥你什么做不出来?”
“可咱不是为了朱家的江山吗?你做了朱家的王,不该反哺朱家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点道理你都不懂吗?”
朱元璋问道。
朱棣缓缓摇头,“爹……你的任何理由,都是在为你的无能找借口。”
“那她女主天下,就是能了?武则天都事情你不知道?女子称帝,牝鸡司晨,就是国之不幸!”
朱元璋质问道。
朱棣迎上朱元璋的目光,“谁说女儿生来不如男?谁言牝鸡司晨国不幸?我只看到母皇称帝之后,人心所向。”
“罢了,咱不跟你说。”
朱元璋坐回了草堆上,不想跟朱棣说话了。
这个逆子!
还好,咱还有沐英!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