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秦国的援军出现的时候,赵王再没有经验也知道,自己就算现在点兵遣将去救援也晚了。
这时赵王后悔没听虞信的进言了。
如果当时他不是遣人去秦国求和,而是遣人去他国请求一同攻打秦国,何至于落到现在这地步?
不过赵王虽然后悔,也没有责怪出了馊主意的楼昌。
他还赐金给楼昌,让楼昌不要担忧害怕,楼卿的主意本来很好,只是秦人太狡诈不肯讲和,才会如此。
赵王如此厚待楼昌,是因为楼氏原本是嬴姓赵氏的一支。
此事要追溯到春秋时“赵氏孤儿”
的故事。
赵婴齐、赵同、赵括(只是和长平带兵打仗的赵括同名,没有血缘关系)是同母兄弟。
赵同和赵括与赵婴齐不睦,正好赵婴齐和寡居的侄媳妇庄姬有私情,赵同和赵括就将赵婴齐放逐到齐国。
赵婴齐死在了齐国。
庄姬深恨赵同和赵括,诬告赵同和赵括谋反。
正好晋国权臣和赵家有仇怨,晋景公也想削弱赵氏,君臣一拍即合,赵家几乎被灭族。
然后晋景公让外甥赵武继承赵氏宗主之位和赵氏的封地,赵武就是“赵氏孤儿”
。
赵氏人脉凋零,赵婴齐在齐国的子嗣便回到了赵国。
为了向晋景公表明自己没有和赵武争夺宗主地位之心,赵婴齐一脉改为楼氏。
三家分晋之后,楼氏自然比赵国其他贵族与赵王更亲近,算是半个宗室。
赵王对楼氏一直很亲近。
不过这亲近也分人。
楼昌一直站在赵惠文王这一边。
即使他没什么才华,赵惠文王给他机会攻打魏国几邑,功劳送到嘴里了都没吃下去,还是廉颇替下他攻下了几邑,但赵惠文王仍旧荣养着他。
现在的赵王也非常信赖楼昌。
楼昌的同族楼缓颇有才华,曾支持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
但他是赵武灵王死忠孤臣,赵武灵王被残忍地饿死在沙丘行宫之后,出使秦国的楼缓自然就回不去了。
他成了秦国的客卿和相国。
将赵武灵王饿死的主谋之一,辅佐还年轻的赵惠文王的赵国权臣李兑非常忌惮他。
秦昭襄王十一年,由孟尝君主导的齐、韩、魏三国攻秦大胜,破了秦国的函谷关,秦国割地赔金求和。
李兑趁此机会派人出使秦国趁火打劫,让秦国罢免了楼缓。
新仇旧恨加起来,楼缓更加痛恨如今的赵国。
虽然楼缓不再是秦国的相国,但已经近七十多岁的他,仍旧活跃在收集赵国一手消息的最前线。
战国各个国家之间并没有后世所想的那样多的隔阂,贵族和平民在各国流动十分频繁。
七国权力法理上来源于周的分封,几百年前可能还是一家人。
所以这时候的贵族出仕,就像是东汉三国一样,同一个家族的人经常分别投靠不同的国君。
他们在战场兵锋相见时毫不留情,没打仗的时候却也经常通信交流感情。
楼缓装作在秦国失意,经常和如今的楼氏宗主楼昌写信吐苦水,表明自己对赵国有多思念,偶尔向楼昌透露一点关于秦国的不痛不痒的消息,博得楼昌信任,然后向楼昌收集赵国的消息。
楼昌也以为自己在向楼缓收集秦国的消息。
楼缓透露些什么,他立刻就会告知赵王。
于是赵王愈发信任楼昌。
虽然楼昌所提议的与秦国和谈一事没成功,但赵王自己一边和谈一边增兵,也没拿出和谈的诚意。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