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日一早,姚陶便跑到白沙村来参见萧彧。
萧彧当时正在给伤患换药,姚陶见了他便拜:“珠官县令姚陶参见吾王!”
萧彧一听,连忙说:“姚大人,快请起,千万别这么叫,我并不是什么王,你还是叫我郎君吧。”
昨晚萧彧想好了,他不必急着称王,朱元璋称帝的方针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他现在羽翼未丰,正是需要积蓄力量的时候,所以也不必急着称王,以免太露锋芒,引起萧祎的注意,过早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现在交通不便,信息传播严重滞后,他完全可以传递假消息骗过萧祎,就说自己已经死了。
等到力量壮大之后,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姚陶问:“那郎君何时搬到刺史府去?我已经着人将刺史府收拾出来了。”
“这个也不着急,我这边尚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日后再作商议。
姚大人既然来了,我还有些事要跟大人商议,等我处理好这边的事就来,吉海领姚大人先去歇息。”
既然不着急称王,他也就不急着搬到崖州城去,而且他在这边还真有要紧的事,他那些秧苗还在观察对比中呢。
萧彧和大夫们一起给伤患换好药,这才过来接待姚陶,主要问的是政务上的事。
今年的赋税已经征收完毕,除了崖州自留的,余下的粮食都已被送往吴县粮仓。
崖州的粮食本来是不送往吴县仓库储存的,由于梁豫二王造反,萧祎便开始为自己储备粮草。
要离京城越近越好,他便将崖州与广州的粮食都征调去了吴县粮仓。
这样一旦与梁王开战,就有足够的粮草补给。
萧彧觉得征调去了也好,至少在明年纳粮之前,崖州没有必要的事务必须同朝廷报备,可以争取到将近一年的缓冲时间。
至于自己已经伏诛,要送人头过去,到时候完全可以推脱护送船只在海上失事,人头已经遗失,这事完全可以瞒天过海。
萧彧问:“姚大人,现有崖州税率几何?”
姚陶答:“崖州一年三熟,官田每亩每年四斗,民田每亩三斗。
去岁灾荒,崖州的田赋临时又增加了三成。”
萧彧问:“商税呢?”
姚陶说:“除盐铁外,仅有酒课税,余者皆不课税。”
萧彧说:“以后田亩不论官私田,皆收三斗每亩。
过段时间,我还会锻造一批锄犁等铁农具,以租赁的形式分发到各家,租赁铁器者,每家每年多缴一斗米。
鼓励大家垦荒,百姓家中有余粮者,我们出资按市值购买,你看如何?”
姚陶惊讶道:“郎君,打造铁农具需要大量精铁,崖州精铁皆由船只自北面运来,每家都分发农具,只怕成本过于高昂,很难办到。”
萧彧道:“铁的事我有办法解决,姚大人不必担忧。
人头税也将取缔。
姚大人觉得我这课税法如何?”
姚陶说:“郎君体恤百姓,自是百姓之福。
只是官府无钱可收,只怕难以维持下去,郎君莫要忘了,我们还有朝廷那样一个大敌,征兵、养兵、置办兵器,哪样都需花大钱。”
萧彧颔首:“姚大人所言极是,所以我没有取缔盐铁税。
减免田赋,分发铁器,是为了提高百姓耕种的效率,这样便能节省出劳力,从而募集青壮年男从军。”
姚陶愣了片刻:“郎君打算如何征兵?”
安国是强行征兵制,独子不入伍,二三抽其一,四子以上者抽其二,入伍至少两年,这个政策引得百姓诸多不满。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