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奏摺中说拓跋慎受了很重的伤,而在大夏探子送来的密信中,也说拓跋慎似乎是被夏国的纨絝公子哥儿们欺负了,不堪受辱想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逃跑的。
拓跋安第一反应是再把人送回去,但又觉得太便宜夏国了,他完全可以借着这件事找夏国要点赔偿,于是等到了夏国使臣来报信。
夏国使节也不是吃素的,一口咬定拓跋慎擅自离开夏京,就是违反了当时燕国签的降书,夏国不但没有责任,反而要找燕国的麻烦呢。
谁知道拓跋慎有没有偷什么东西回来?
至于夏国人欺辱拓跋慎的事儿,又没有证据。
毕竟,拓跋安不能把细作的密信摆到明面上来。
拓跋安倒是可以让拓跋慎来京作证,但夏国使臣说了,拓跋慎私自逃跑,当然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他身上就是有伤也不能作数的。
双方掰扯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拓跋安退了一步,表示自己会好好教育拓跋慎,并亲笔写信向天玺帝致歉。
夏国使臣依旧不满,想要给燕国卖到夏国的皮毛制品增加三成税。
这才是韩昼派他来的主要目的。
燕国君臣一听这要求,都有些愤愤不平。
燕国的动物皮毛卖到大夏本就要收挺高的税,现在还要加,那燕国这些皮毛商人的生意还怎么做?
「这件事决不能让,陛下还是把拓跋慎送回大夏吧?」就有大臣建议,拓跋慎本来就没什么用,留着还容易引起陛下忌惮,不如送走。
「朕何尝不想,但夏国使臣说了,拓跋慎这样的质子,他们不敢要。
」拓跋安叹气,夏国大概也明白,拓跋慎这身份,根本起不到人质的作用。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康王世子的错,就算真受欺辱,也不能直接逃跑啊!
好歹该想办法和陛下联系才是。
」
「依臣之见,不如让康王世子速速回京,陛下当着夏国使节的面训斥他几句,再不行就给他定个罪。
」
有人冷哼一声,「夏国根本就不在乎拓跋慎,他们只是想找个理由加征关税罢了。
」
「这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夏国既然要用康王世子潜逃之事为理由,咱们就抓住这个理由。
关税的事儿决不能松口。
」
拓跋安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若有所思地敲着桌面。
关税是一定不能加的,但藉此收拾一下拓跋慎也不是不行。
他这才下旨,急召拓跋慎进京。
信州这边多少也知道一些京城的消息,得知夏国使节还没走,拓跋慎便猜测自己回燕京会面临什么。
拓跋夫人想让他以伤势太重为由拖几天,但拓跋慎却觉逃避没用,他早晚是要进京的。
于是,拓跋慎在几名信州兵的护送之下进了燕京。
进京之后,理应面见陛下。
还不等拓跋安询问拓跋慎在京城的情况,拓跋慎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陛下。
关系着咱们大燕的国运兴衰!
若此事可成,陛下便是我拓跋氏的功臣。
是大燕留名史册的英主!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