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章魏国公府
“赤驩,慢些……”
长街上,朱高煦轻拉马缰,示意赤驩走慢些。
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已经来到了南京城最为繁华的一块区域。
眼下,他走在宽百步有余的大中街上,往南便是声名远播的秦淮河街。
与距离皇城很近的颖国公府和宋国公府不同,徐家的魏国公府坐落于南京繁华的闹市区。
因此,当朱高煦来到这里的时候,来往的人流繁多,几乎是人挤人,肩并肩。
百余步的长道上,仅有最中间的十余步被百姓有意避开,并且只有往来巡逻的兵马司兵卒,及行事匆忙的官员才能走。
和皇城区域一样,即便走,他们也是靠最边上,而不敢像朱高煦这样,走到御道的边上。
“这里倒是繁华,放在后世也能直接圈为景区了。”
朱高煦骑在马背上左顾右盼,可以清楚的通过长街上的人流,来了解南京内城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
毕竟是一国之都,即便明初百废待兴,但最早太平的南京城却已经展的相当不错。
在这里很少能看到穿着麻布短褐的人,大多都是身穿棉麻和粗布材质的搭护、直身、程子衣、裤褶等衣物。
不过即便只是身着棉麻粗布,来往百姓也追求着漂亮,衣服上都有一些简单的刺绣,头上的巾帽头饰也是尽可能弄得与周围人不一样。
仅朱高煦看过去的这一眼,他所能见到的头巾帽子便不下二十种。
只是他这一眼也引得许多人低下了头,毕竟明初的民间风气是被抑制的,阶级之分也是赤裸裸的。
像朱高煦这种骑着高头大马,身着丝绸服饰的少年人,与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这一点,朱高煦也十分清楚。
如果不是魏国公府坐落在杨吴河以西的平民区,那朱高煦基本只会在河东的皇城区溜达。
这不是他看不起平民区,而是他根本没有时间过来。
骑马走道,朱高煦看着四周百态唏嘘,相比较外城的百姓,内城的百姓不管是从衣物,还是从精神面貌来说,都宛若两个世界的人一般。
“一条杨吴河隔开一个世界,一道城墙又隔开另一个世界……”
朱高煦嘀咕的同时,他也走到了一座气派恢宏的府邸面前。
尽管道路上的人流还是那么多,但他们都有意识的避让开了那府邸正门的数步距离。
朱高煦骑马穿过人群,在府前翻身下马的同时看了一眼正门班值的那五个兵卒。
“还好,没白走一趟。”
“殿下?”
朱高煦呢喃的同时,门口的一名老卒试探性的朝着朱高煦询问,并在下一秒得到了回应:
“是我,把我这马牵到旁边喂二两豆料和五斤水。”
朱高煦点头应下的同时,拿出十几枚钱递给前来牵马的老卒,老卒见状笑呵呵接下:“殿下来得正好,国公还在府上,不过等会就要去杭州了,您再晚些就见不到了。”
以前朱高煦常来魏国公府,这班值的老卒是徐辉祖的护卫,自然认识他。
朱高煦有要事在身,也就没有和他过多纠缠,拿着圣旨便走进了魏国公府。
他对魏国公府的熟悉程度不比前身差,只因为前世的他来过这府上旅游,不过那个时候的魏国公府叫做瞻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并且已经经过多代人增设扩建数百年了。
如今重走一遍这里,朱高煦只现它的陈设不如后世精美,但却充斥着一种古朴感。
魏国公府的前身是朱元璋的吴王府,后被朱元璋赐予徐达,并进而扩充成为了现在的国公府。
因此,虽然是国公府,但他的规制却是王府。
朱高煦一走进来,便有门房为他带路,这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都是宏伟壮观的明初建筑群,其中掺杂着一丝蒙古元素。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