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高煦也是连忙摆上笑脸,然后投其所好的说道:
“我观奏疏中,地方官员对朝廷政策多有阳奉阴违的现状,就是不知道为何太孙只是斥责他们,而不是严厉的惩处他们。”
“煦弟也这样觉得吗?”
朱允炆眼前一亮,对朱高煦的讨厌削弱一分的同时,他给出自己的回答:
“我此前也觉得要严厉惩处他们,但皇爷爷说惩处无用,换个人来亦是如此。”
“地方官员们没有按照朝廷的旨意做,并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地方上的乡绅胥吏不想做。”
朱允炆拿着一份奏疏对朱高煦解释道:“就拿四川移民不得成效,朝廷号召江南各县移民来说……”
“官员们若是能移民自然移民,毕竟这也是能录入考功的成绩。”
“然而移民一事只能惠及官员和朝廷,却不能惠及江南各县的乡绅胥吏。”
朱允炆放下奏疏,有几分惆怅道:“这些乡绅胥吏手中握有大量田地,但他们又不可能自己耕种。”
“因此,他们只能吸纳百姓为佃户,以此来耕种手中土地,从而收取田租来养活家族。”
“这江南的百姓是有限的,朝廷移民多了,江南的百姓数量便会减少,这百姓数量一少,雇佣他们种地的价格就贵了,地方上的乡绅胥吏只能减少田租来雇佣他们。”
“这么做,一年下来,原本能拿到四成的田租便只剩下三成,长此以往下去,亏损自然就大了。”
“正因如此,江南乡绅胥吏并不同意县官移民,而且还会对从西南逃回的移民进行包庇。”
“没有乡绅胥吏的支持,仅凭地方的几个流官,自然难以管理地方。”
朱允炆道出了封建王朝的本质,那就是不管如何,王朝与地方始终是合作关系。
在交通不达的时代,想要在每一个县都驻扎一队兵卒,常驻大量属于朝廷的官员书吏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秦依赖地方贵族,两汉依赖世家与豪强。
只有从隋唐开始,才从依赖门阀转向挖掘民间人才,宋代继而扬光大。
只是不管怎么变化,想要管理地方,依旧需要地方上的那群地头蛇。
没了贵族还会有世家豪强,没了世家豪强还有门阀,没了门阀又崛起士大夫,可谓杀之不绝,斩之不尽。
越是依赖土地税收,就越要和地方打好关系,除非你能拉出一支和地方好奇毫无瓜葛的政务人才。
想到这里,朱高煦不禁想到了朱元璋培养的国子监门生。
“为何不派国子监门生前往地方治理地方?”
朱高煦询问。
“你说的,我也曾说过。”
朱允炆眼前一亮,对于朱高煦的厌恶又少一分:
“我当初说了之后,皇爷爷只说国子监门生太少,两三万人若是丢在一地还好,若是丢到全国便不够看了。”
“把他们零散的派出去,只会让士绅豪强有机会拉拢他们。”
“相比较地方上的这些个士绅豪强,朝廷能给国子监门生的东西是少之又少的,一旦被拉拢便没有回头的机会。”
面对朱允炆的回答,朱高煦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承认朱元璋说的很对,相比较乡绅能拿出来的东西,朝廷给国子监门生的俸禄简直不值一提。
他们可以拿全年一半的收入来收买官员,但朝廷却不可能把全年一半的岁入都拿来给官员银子。
朱高煦听出了这一点便已经足够,对于这些乡绅胥吏,想要抗衡他们,除非有一个诸如后世小初高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行。
贪污不碍事,主要培养人才的度够快,培养出来的人才够多就足够。
在明初,只要识字,懂算术便是人才。
朱高煦眼中闪烁:“看样子得在我的《练兵实录》里填上几笔了……”
qu9.。
qu9.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