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华盛顿—巴黎
1918—1919年
美国最优秀的总统是谁?1962年,美国一家全国性杂志通过投票评选,为美国历届总统作出一个排名榜,结果是:第一名林肯、第二名华盛顿、第三名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名威尔逊。
前三位美国总统可谓妇孺皆知;而名列第四的威尔逊总统却不是人人都知道他在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为威尔逊的政治生命是在失败的氛围中结束。
然而美国人民并没有将他忘却,因为是他领导美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始末。
在美国,人们评价威尔逊,主要不是着眼于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也不着眼于他在国内推行“新自由”
政策,而是看重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为谋求美国领导地位所作的努力。
威尔逊事业的顶峰是他亲自率领美国代表团远渡重洋,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
这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美国政治传统下,实属罕见。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作为缔结《巴黎和约》的基础,并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设想,以保障人类的永久和平。
他的这些政治理想举世瞩目。
在饱经战争苦难的欧洲人眼中,威尔逊不啻是一位“救世主”
。
可是,威尔逊的梦想并未实现。
领导美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罗斯福总统“十分钦佩威尔逊的梦想,但是他把威尔逊的失败归因于威尔逊把梦想当成了现实”
。
同样,也有不少人把威尔逊称为“堂·吉诃德”
。
西班牙小说中的堂·吉诃德,耽于幻想,不切实际,最终碰得头破血流,但他毕竟初衷善良。
在茨威格看来,威尔逊也是如此。
——译者题记
邓蜀生著《伍德罗·威尔逊》第2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邓蜀生著《伍德罗·威尔逊》,第223页。
曾经把威尔逊当做“偶像崇拜”
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在1919年11月写毕的《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把威尔逊比做“又聋又瞎的堂·吉诃德”
。
参阅邓蜀生著《伍德罗·威尔逊》第179页。
1918年12月13日,巨大的“乔治·华盛顿号”
军舰正向欧洲海岸驶去。
军舰上乘坐着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这么多的亿万民众怀着如此巨大的希望和信任,期盼着一艘船、期盼着一个人。
欧洲各国互相怒气冲冲地已打了四年仗,互相用机枪和大炮、用火焰喷射器和毒气杀戮了千百万自己国家最优秀、最朝气蓬勃的青年。
在四年时间里,这些欧洲国家用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无非是相互的仇恨和诋毁。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