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莽为了应付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军,将权利下放,改刺史为州牧,改天下十三州为九州,州牧成为地方上的军政长官,实际掌控一地军政大权。
光武帝刘秀时再次改为刺史,只保留监察权利,但俸禄和职权较西汉有所增加。
【刘宏将军政大权下放到地方,给东汉王朝续了一口气的同时,却也让有野心的地方官员拥兵自重,自立门户,不听中央调遣,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为后来的军阀混战拉开了序幕。
】
始皇:“东汉的州牧与东周的诸侯有何区别?”
扶苏:“只差世袭罔替了。”
始皇:“分封真是个愚蠢的制度,只会给天下带来混乱。”
东汉皇帝也要变成周天子了……
【公元189年,刘宏驾崩,年仅三十三岁。
他的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
】
刘宏:“朕……死了!”
“朕才三十多岁,怎么会死呢……”
“为什么是刘辩继位,朕要立刘协为太子,谁敢反对!”
张让:“陛下,怕是大将军的意思。”
刘宏面色变得颓然,何进这个大将军虽是他封的,却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的身边聚集了无数反对宦官掌权的朝臣,有何进的支持,刘辩上位也是顺理成章的。
张让等宦官却惊恐莫名!
有刘宏这个皇帝在,他们才是十常侍,若是刘宏死了,下一个皇帝必会更相信大将军何进,到时候,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吗!
天幕之下,所有人都在寻找出路,有人打算扶持刘协,有人投靠何进,有人向何太后表忠心,更多的人疯狂的敛财,打算逃出京城……
而这些事,沉迷于西园玩乐的刘宏是不知道的。
评论区
“要说刘宏一辈子一件好事都没做,也是不对的,他在位期间设置鸿都门学,这个学校不是研究儒家经典的,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些学科。”
“这些都是刘宏喜欢的学科,他还特别重用鸿都门学出身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也被主修儒家的太学生们鄙视。”
“鸿都门学算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打破了汉朝独尊儒术的学术氛围,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做出了贡献。”
“而且还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对知识的垄断,是当时平民唯一的上升渠道,从这点来看鸿都门学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可惜,因为黄巾起义和东汉灭亡,鸿都门学很快便没落了。”
“刘宏一辈子也就做了这一件好事吧。”
“是啊,这可是连董卓都愤恨责骂的汉灵帝啊。”
“刘宏其实并不笨,只是被左右蒙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才成了亡国之君。”
“后面不是还有刘辩、刘协吗?”
“你能指望一个几岁的孩童挽救天下吗!
亡国的罪过当然要归咎于桓灵二帝!”
始皇感慨道:“朕见多了春秋战国昏聩的诸侯王,但他们造成的混乱远不及后世的皇帝。”
桓灵二帝与胡亥不同,他们接手的是一个已经稳固运行三百多年的王朝,只要他们做点人事,东汉就不会灭亡……
刘邦叹了口气:“朕的大汉又亡了!”
这个又就很灵性。
刘备恨铁不成钢道:“只要灵帝将中常侍尽数诛杀,重用皇甫嵩、卢植等名臣,本是可以挽救大汉天下的!”
刘备心里爆哭,要将一个破碎的山河重新恢复完整可太难了啊!
【灵帝刘宏死了,他的长子刘辩只有十四岁,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国舅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朝中十常侍依旧在耀武扬威,而本属于皇帝的军政大权已经被灵帝下放到地方。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