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对此,谢拾提出一个更简单的解决办法:“什么秀才宴?不办就是了!”
……大姐姐已经为他将婚期提前,难道他还要让大姐姐的婚事因他而变得仓促?
人的精力有限,一旦为操办秀才宴而分心,自然不能百分百投入谢梅的婚事中。
反正想恭贺他的人早就上门恭贺过了,该送到的贺礼也送到了。
一如当初徐夫子中举时一般,从毫无交集的地方大户到相熟的邻居;从亲如长辈的周知县到谢拾那空有血缘关系、此前从无交集的舅父舅母……他的名字突然万众瞩目,世界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友好。
或许,当一文不名的农家子成了十岁的小三元,连路过的狗都会冲他多摇两下尾巴。
如此,办不办酒席还重要吗?
谢拾成功说服了全家人。
最近才有了“炫耀儿子/孙子”
这一爱好的老徐氏与余氏婆媳俩大失所望,却也无法提出反对。
她们只好将百分百的心力都投入到对谢梅婚事的操办上,誓要让谢梅风光出嫁。
周代婚礼,往往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
六礼。
不过,数千年来时移世易,历朝历代的婚礼都有变化。
及至大齐,贵族婚礼依旧摆脱不了六礼的影子,庶民百姓的婚事却愈发简便,又因为地区的不同发展出了不同地区的特色。
如襄平一代,庶民婚事就十分简练,走完纳采、纳征、请期三道流程就能成亲了。
而薛家着实诚意十足,纳征的聘礼都有足足五十两,地主大户家娶妇也不过如此。
本打算在大孙女嫁妆之外再添上十两银子压箱底的老徐氏见状,一咬牙又加了十两。
放在从前,只这一回为谢梅置办嫁妆的银钱,一家人至少都得不吃不喝攒上五年。
哪怕如今日子宽裕不少,可开销同样多了不少,这份嫁妆仍是令老徐氏肉疼不已。
好在谢拾得中小三元后发了一笔“横财”
,收的贺仪加起来便有上百两,从前公中为他读书投入的银钱一次便回了本。
不仅如此,有了秀才功名在身,赚钱比从前容易百倍,谢拾日后读书便可自给自足,不需家中贴补银钱。
必要之时,他说不定还能反过来贴补家中一二。
若不是听谢拾私下同她分析过前景,心里有了底气,老徐氏也不至于如此大方。
不过,这个决定甫一宣布,却在向来和睦的谢家内部溅起了不大不小的水花。
——莫说薛家是地主大户家娶妇的手笔,谢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普通人家的女儿,一般陪嫁一二两银子就不错了,如谢家这般豪奢,真真是地主家的小姐才能胜过!
二房夫妻俩还好,尽管心里犯嘀咕,听谢拾一通忽悠
,想到自家宝贝儿子这几年读书都是公中出的钱,只怕抵得上大房三个儿女的聘礼与嫁妆——尽管谢家这几年蒸蒸日上本就与谢拾有关,但谢拾不提,他们一时自然想不到——夫妻俩也就渐渐释然了。
三房的张氏却颇有微词。
“……梅姐儿向来孝顺懂事,大方得体,我也不是那等小气的婶娘,岂会不想她婚后过得好?”
关了门,她对丈夫抱怨道。
“按理说,咱家如今日子是宽裕了,可这几年供拾哥儿读书开销也大。
好容易攒下一点家底,出个嫁妆就贴了一半……梅姐儿下头也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呢!
就说兰姐儿,来年她成亲,家里又该掏出多少?”
——她言下之意,照婆婆这么个大方劲儿,大房三个小辈占了生得早的便宜,嫁娶之事迟早要将公中的银钱耗光。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