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县试第一场的榜单以团案的形式贴出,每五十人一张团案,足足贴了四张,其中,前五十名所在为正榜,余者皆列为副榜。
而正榜之中,名列内圈的前二十名考生一旦参加覆试,往往会被知县提堂,也就是在知县眼皮子底下考试,甚至会被面试。
以上便是正场收录的全部人选。
通过正场的考生都有参加府试的资格。
当然,若是对排名有更高追求,抑或是企图磨砺自我的考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覆试。
覆试场次不定,由各地县令决定,一般而言最多再考四场,也有的地方只考两场。
尽管县试成绩最重正场,不过,若是后面几场发挥出色,最终排名未必不能提高。
这却与谢拾无关了。
他已打定主意不再参加覆试。
看完榜,谢拾收到一个好消息。
此次结伴同行的十人,除谢拾外,还有徐守文、高远、韩密三人,都中了正榜。
徐守文第三,高远第二十七,韩密第六。
余者虽不曾落选,不过皆在副榜。
其中,李昀与赵自新成绩最好,离正榜也只差数名而已。
方朋则是险之又险吊在末尾。
如此一来,一行十人竟是都过了正场,无论是否参加覆试,都有了府试的资格。
这与本朝县试向来宽松有关。
严格来说,只有乡试、会试、殿试才算是科举的正式关卡。
童试三关不过是资格考试而已,通过童试者才有机会考取功名。
而县试又是童试最初一关,若是过于严格,很有可能会挫伤学子读书的积极性。
是以,除非文理不通,凡熟读四书五经,试四书文与试贴诗皆合格,中之不难。
反正中了院试才能取得生员名额,成为秀才,县试与府试成绩并无决定性意义。
尤其是县试,起初不限录取名额时,许多州县一度出现凡应试考生必然收录,直到朝廷限定录送名额,滥送之风才告终止。
尽管如此,县试收录依旧宽松。
此次周知县朱笔一批,便放出了二百个府试资格。
不过,大多数考生都有自知之明。
连县试都排在下游,难道还指望能取中府试?倒不如早些回去继续苦读,来日再战。
毕竟每次考试都得破费,家境一般的学子,明知府试无望,又何必浪费银钱?
譬如吊在末尾的方朋,便明确表态:“府试我就不去了,我欲参加接下来的覆试。”
吴跃附和道:“加我一个。”
他的成绩虽比方朋好一些,却也好得有限。
二人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这些年读书全靠一家人咬紧了牙关供应。
徒费银钱却不能考中府试,家中必有怨言。
如此倒不如将银子攒到下一回更有希望时。
可是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家,二人也不甘心。
不妨留下来继续参加覆试,试试自身成色如何。
万一——二人心中有个念头——万一覆试进步巨大,未必就要放弃府试。
其余几人并不打算弃考府试,
却有心争取更好的名次,便不约而同报考了覆试。
话题轮了一圈,最后发现,不打算再参加覆试的,只有徐守文与谢拾二人而已。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