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标看父皇也说朱樉罪有应得,想想这个二弟竟然暗暗觊觎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想再为他求情。
朱元璋看看朱标,说道:“标儿,你记住,你的这些弟弟,既是你的弟弟,也是你的臣子。”
“恩威并施,让他们不敢有非分之想,既是对江山社稷好,也是对他们好。”
朱标拱手道:“父皇,儿臣记住了。”
正在这时,高山进来禀报:“陛下,沐春护送西平侯灵柩,已经抵达安德门。”
朱元璋一听,顿时老泪纵横,哽咽着说:“英儿八岁的时候就被咱收为义子,十二岁就跟随咱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十八岁就被授予帐前都尉,担当要职。”
“与邓愈征讨吐蕃,与蓝玉征伐西番,与徐达北伐草原,与傅友德、蓝玉平定云南,为大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也才48岁,就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咱心如刀绞啊。”
朱标直接嚎啕大哭。
沐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两年后,朱标才出生,此时沐英已经十岁,照顾朱标这个弟弟的重任,常常落到沐英身上。
甚至可以说,朱标小时候是跟着大哥沐英长大的,兄弟俩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朱雄英自然对云南沐家的历史了如指掌,对沐英这个大伯也充满了崇敬。
“皇爷爷,父亲,别太过伤心了,黔宁王如果泉下有知,肯定也不希望他的父亲和弟弟哭坏了身体。”
“皇爷爷,您养育教导黔宁王40年,沐家15代人用310年的时间回报了您,真正做到了跟大明有始有终。”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朱雄英这番话,立即停止了哭泣。
朱元璋惊讶地问道:“雄英,你前面说大明国祚276年,这310年从何说起?”
朱雄英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沐英去世之后,被皇爷爷追封为黔宁王,配享太庙,长子沐春袭爵西平侯,后来,沐春绝嗣,由次子沐晟袭爵。”
“四叔造反篡位的时候,沐家始终站在朝廷一边。”
“四叔登基称帝之后,想清算云南沐家,派自己的弟弟去云南就藩,却被沐春收拾了一顿。”
“四叔意识到,想要动沐家在云南的管理权没有那么容易,于是跟沐家讲和,沐家看大局已定,也就归顺了四叔。”
“四叔后来征伐安南,沐晟率军作为主力,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黔国公,世代镇守云南。”
“因为有沐家世代镇守,这才让本来极其复杂的西南边境保持稳定。”
“276年之后,大明灭亡,朱家宗室成立南明小朝廷,与满清对抗几十年。”
“310年后,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保护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榔进入缅甸,被缅甸国王诱骗到咒水,将沐天波和所有南明官员全部杀死。”
“因为有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才让云南真正成为我华夏一直实际控制的领土。”
“可以说,沐家不仅有大功于大明,对整个华夏也是居功至伟,世所罕见。”
朱元璋和朱标听了,也都为之动容。
朱元璋哽咽着说:“沐英没有辜负咱的悉心栽培,家风淳朴,才能让沐家世世代代忠君爱国。”
朱标也感叹道:“是啊,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天高皇帝远,一代两代忠臣很容易,要做到世世代代忠臣,确实难得。”
朱元璋立即下旨:“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号昭靖,陪葬孝陵,配享太庙,子孙世袭西平侯爵位,为大明镇守云南。”
“令所有文武百官到正阳门迎接沐英灵柩,先送到灵谷寺,请方丈慧安大师作法祈福。”
“标儿,雄英,你们去正阳门,亲自扶沐英灵柩去灵谷寺。”
朱雄英一听到灵谷寺三个字,马上想到了自己穿越的事儿。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