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无妨,送奉纯回去,我自去休息,”
曹昂轻描淡写的说:“我十岁随父亲在军中,而今是第五年了,在军营里头没有昂公子,我也要与众人同食同宿,什么苦都吃过一番。”
十岁还是个小朋友啊,就拉进军营里历练,郭懿不由感慨曹操的严父教育方式,也不怪陈思魏文两位才子能出自一门,耳濡目染是一回事,跟曹操的高标准严要求,肯定也脱不开干系。
“昂公子乃曹家长子,曹将军对您寄望甚厚。”
郭懿说出自己看法。
“我力求上进,便是为了不辜负父亲所望。”
曹昂问,“那奉纯呢,奉纯是为了什么?”
曹昂很奇怪,郭懿这个年龄的士族子弟,应该在家中安心读书,等待及冠后,再步入仕途的,可他却未及弱冠便长随军中,这种情形着实少见。
如果非说原因的话,郭懿只能说,命运推着她往前,为了很多人,很多事。
但她没必要严明,她说:“为了父亲,为了兄长。”
士族的门庭下,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家族命运紧紧相系,大家左不过都是要担起自己的担子。
曹昂点点头,表示理解,“袁公幕下颍川人才济济,我听闻奉纯的兄长也在袁公帐下,必然也如你一般,都是少年之才。”
与郭嘉并论的话,郭懿不敢当,自己只是有些小聪明,但毕竟从没正式学过兵法政论,担不起这样的夸奖。
她淡淡笑道:“论军谋,兄长胜我。”
“既如此,令兄为何不在中军,躲去了偏军?”
曹昂发问。
郭懿的军谋他已经领教过,火烧荥谷一策出自十五岁少年之手,确实不同凡响。
兄长既然还要胜过弟弟一筹,能任职中军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待在偏军就只能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了。
这个问题,郭懿心里再清楚不过,以郭嘉的心性,认定袁绍不是明主,自然不会愿意留下效力,只是为了方便时常照看自己,所以暂时屈就,但又不愿同闲人结交,这才跟荀谌自请去了人少清静的偏军。
她眼睛微眯,手里摩挲着腰间的剑,低下头沉默了半晌,才吐出一句话。
“兄长不愿与心相悖。”
曹昂没再多问,只夸赞道:“令兄不凡,不知何时才能得见。”
他们这个时代人的相敬相惜,郭懿很是感触:“不急,若上天眷顾,你与他相见的时日还很长。”
这个上天眷顾,便是指郭嘉的寿数了,终年三十五岁,怎么听怎么心痛,特别是而今以妹妹的身份面对。
届时她或许能阻止郭嘉随征辽东,再救下华佗的命为他好好医治,但修短随化的事她终归说了不算,此事让她时常忧心。
这也更紧迫的催促着她,发展生产刻不容缓。
顺利打赢汴水一役,眼下没有紧急要事,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做未雨绸缪的长远打算,着力培植高产作物,还有改进生产技术。
在军营里肯定不行,这里人多眼杂,也没有可以给她帮忙的人手,所以进行一系列工作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家中。
从前在仓曹实打实做事的地方,有时还有公务绊着她,现在升任监军,工作就不固定了,就是听令议事,出谋划策,一下子变的更闲了,想回家便骑马就走。
他们来怀县时,带了大概十多个下人,现在家里只有父母两个要侍候,生活也没有在颍川那样讲究,下人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清闲下来的时间,正好可以帮她做些事。
地方有了,人手有了,择日开干!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