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七月瓦剌大举兴兵进犯的消息传来时,姜离还在乾清宫那张放大版舆图上,对着史册认真描画英宗的亲征路线图。
来上茶的兴安,看到皇帝甚至踩着凳子用朱笔在舆图上标标写写,那欣慰的当场老泪纵横。
先帝,您在天有灵看到了吗?
姜离回头对上泪眼婆娑的兴安,还吓了一跳。
她站在下方,满意地看着自己描绘的亲征路线图。
不过说起来,御驾亲征这件事,在明朝早期,简直是皇帝标配。
此时大明虽然换到了第五代皇帝,但其实才过了七八十年。
而朱祁镇之前的大明四代皇帝(刨去朱允炆),其中三位都是御驾亲征过的——朱元璋开国皇帝自不必说,不会打仗也轮不到从布衣乞丐造反做了天子。
太宗朱棣,奉天靖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历代太宗要‘竞争上岗’四个字。
朱祁镇的生父宣宗朱瞻基,也曾御驾亲征平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亦曾驾发京师,巡视边境遇蒙古兀良哈部,亲退敌军。
而唯一一位没以皇帝身份出征的朱高炽,只是做皇帝那一年没有亲征过,其实也是在靖难之役中亲自守过北京城的人。
总之,大明老朱家到朱祁镇之前,是真正的,祖宗往上数几代都会打仗。
但这世上的事儿原本就是那句俗语:当潮水褪去了,才能看出来谁在裸泳。
此时此刻,恰如史书之上彼时彼刻。
朝堂上,瓦剌大举犯境这种大事,朝臣们都在等着皇帝拿主意。
毕竟,群臣可以上奏,可以拟策,但最后拍板的还是皇帝。
到底派哪些将领去,到底又要为这场战事增兵多少?
说起来,此番边关宣府大同的紧急求增援,也是直白而令人难堪地揭露了如今大明军队整体素质的下降,如于尚书所说亟待改旧辙,遵治规,需得好生清除多年积弊。
甚至有些悲观的臣子,已经在想:九边不再,四卫已失,若宣府大同真的没顶住,岂不是京城都有被战火波及的风险?
未胜先虑败。
已经有臣子提出京城要不要开始戒严,提早进入战备状态?
孰料,龙椅之上听了这话的皇帝淡定开口:“无需慌乱。”
不但如此,满朝文武就见皇上还拍了拍龙椅的扶手:“只要朕还坐在这大殿之上,瓦剌就不足为惧。”
群臣当时就惊了。
这话,换太祖太宗说吧,也还差不多。
但换了当今说,他们原该附和‘陛下英明’的话,就有些出不了口。
实在是……
姜离面对一片有点尴尬的沉默:唉,人间寂寞如雪。
你们根本不懂大明战神的真正的战斗力。
那我要是不坐在这儿,而是代表敌方来叫门,你们尴尬不?你们为难不?你们慌乱不?
热辣辣的阳光晒在御门听政的朝臣们身上。
皇帝都如此豪言壮志了,满朝都是沉默也不像个事儿。
于是由心理素质过硬,官场混的也熟的朝臣带头,满朝官员皆陆续道:“陛下圣明天纵,必有良策,臣等恭听圣断!”
姜离也确实是心有决策:她已经把朱祁镇当年非要亲征的各种决断、微操、路线图都整理了出来,准备毫不藏私跟群臣分享下。
“明日恰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又是望朝日。”
“那明早寅时先祭祀奉先殿,接着便上朝议定瓦剌兵事。”
文武百官齐声应是,并不知道自己将要迎来什么。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