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陆鑫头次出远门,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陶老板道:“伙计说,那个叫蜂窝煤,是渊流城的特产。”
陆三叔见两人若有所思的神色,蹙眉,带着淡淡的自矜:“不就是煤球吗,难道两位家里不烧火造饭取暖?有什么稀奇?”
陶老板缓缓摇头:“陆先生有所不知,冬天最耗柴,普通人家里一天就要消耗一大捆柴木,那样的板车运上一车,没几天就要用完。”
“但同样运一车蜂窝煤,就足够一户人家用上一个月。”
“我遣人打听过,几斤蜂窝煤才卖一个铜币,节省点,一户人家每月能省下一半的柴火钱,而且这玩意不占地方,便于保存,不易受潮,连堆柴火的柴房都能省下来。”
陆三叔和米老板同时一惊,他们都是商人,别看柴木单价不贵,但长年累月消耗下来,绝对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此物一出,其他那些煤球、柴碳都得靠边站。
陶老板笑了笑:“我自家的陶窑每天开窑,都要烧掉大量木炭,所以对燃料的成本比较在意。”
“照你这么说,这玩意能取代所有的民用燃料?”
米老板啧啧有声,“这门生意确实大,但要把价格压到一半还低,怕不是连伙计的报酬都不够付的吧。”
三人都不能理解半机械化集中生产的效率是何种概念。
陆三叔只能勉强猜测道:“兴许都是奴隶,不费几个铜币。”
陆鑫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
三人一面走,一面聊,路过美食街时,陆鑫被街边的蜜画糖吸引了注意力。
只见一个手艺人将蜜糖淋在加热的画板上,绘制成各种形状,铲下来薄薄的一层,稍微放置片刻,就凝固成了一副漂亮的蜜画糖。
陆鑫咬了一小口,甜而不腻的蜜在口中化开,比饴糖好吃得多。
陆三叔见他喜欢,买下一小罐蜜糖,随口问:“店家,这是什么糖?”
手艺人乐呵呵地收下铜币:“这不是糖,是蜂蜜。”
米老板哈哈一笑:“老丈人还会养蜂呢?”
手艺人摆手:“不是我,我城里养殖场有专门养蜜蜂的,可惜这季节太冷,不产了,你们来的不是时候。
不过蜂蜜可以储存很久都不会坏,几位喜欢可以多买几罐回去。”
几人与手艺人攀谈几句,才知道渊流城郊外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养殖场,从鸡鸭鱼猪到蟹虾牛羊,什么都养,甚至还养蚯蚓,编织毛衣的毛线也是从牧羊场来的。
有了这座养殖场,渊流城周边的居民已经不再散养家禽——因为从集市上买便宜得多,就连贫民人家,一周都至少能吃上一两顿肉。
几人吓了一跳,一周两顿肉是什么概念?北济城和南济城里头,一户普通人家一周都未必吃得上一顿,往往只有逢年过节,肉食才能多吃点。
渊流城这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冬天能有口吃的都不错了,能有这么奢侈?
三人皱着眉对视一眼,都不太相信。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几人结伴朝着展销集会走去。
入口处是农贸区,有着大量青嫩蔬果,颗粒饱满的米麦,堆成小山的土豆,展区甚至有厨子架上铁架,开炉生火,现场烤全羊,孜然香味远飘十里。
反而过去经常拿出来贱卖的矿石没了踪影。
不一会儿,陆鑫见有人在卖纸灯笼,红彤彤的灯笼上绘着格式图样,他一连买了两个,给三叔提一个,自己提一个,烛光在脸上映出一片暖意。
陆三叔提着灯笼左看右看:“这个灯罩,是个什么材质?皮不似皮,布不似布,轻薄又通透,还能写字。”
米老板气喘吁吁跑过来,手里拿着几本书籍,满脸的不可思议:“你们快瞧瞧,这书,这纸,你们猜这本书多少钱?”
“书……《母猪的产后护理》?”
陆三叔接过来翻阅片刻,越看越惊,“这书竟然不是牛皮纸,而且也没有用线装订,不知糊的什么浆黏在一起……不过书籍再怎么贱价,至少也要几个银币吧?”
米老板面皮涨红,伸出十个手指。
“十个银币?”
米老板忍不住低吼了一声,机关枪似的疯狂吐槽:
“铜币!
十个铜币!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