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35 章(第5页)

李长安鄙夷地瞪了王缙一眼:“黄发垂髫,怡然自得,这是好事儿吗?”

这还不是好事吗?陶渊明文中的大治之世也就这样了啊。

王缙疑惑心想。

“这些孩童年少时只是疯玩,长大后这些孩童又要如何谋生呢?你年幼时你的父母难道只是让你疯玩吗?”

李长安道。

自然不是,莫说是像河东王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就是普通的耕读之家也要在孩子年少时就教授他君子六艺。

王缙觉得自己理解了李长安的意思:“公主的意思是应当设立学堂教授这些小儿学习圣贤之道?”

“也不对。”

李长安摇摇头。

这也不对?王缙目露疑惑。

李长安对自己人还是很宽容的,对宁成和冯娘子,她讲多了这两个人也理解不了,所以李长安只需要对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做就行。

对王缙这样聪明有学问的自己人,李长安就需要给他讲明白为何要做这些事,这些事有什么用,要怎么做这些事。

“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就算是熟读圣贤之道又有何用呢?他们难道能去长安考科举吗?”

李长安道:“他们根本考不过自小有名师教导的世家子弟。”

就算到了明清科举制度完善之后,考科举也不是人人都能考的,至少也得是寒门,寒门是什么,寒门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是庶族,不是百姓。

“要办学堂,却不是读圣贤之道的学堂,而是教授她们谋生手段的学堂。”

李长安循循善诱。

“先教他们识字,能读能写就行。

而后在找专门的工匠教他们不同的手艺,打铁、木工、医术、厨艺……这些才是他们长大之后能够谋生的手段。”

一项能谋生的技能才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最需要的东西,也是大唐日后强盛的根本,大唐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大唐需要的是农夫,是铁匠,是医娘。

李长安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人才,所以她现在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王缙恍然大悟。

对于让自家的孩子学门手艺这件事,宁村上下人人举手赞同。

甚至一向吝啬的大唐百姓们这次主动找上了李长安,各个都愿意掏钱出来建村塾,只求让自己的孩子日后能进学校学一门手艺。

大唐百姓们的观念很淳朴,有手艺的匠人旱涝保收,不必像他们这些种地的一样收成全看老天的脸色,就算以后他们的儿女依然是种地,可有一门手艺也能补贴家用,怎么上下来都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现在村子富裕了,家家户户都有余钱,地里也有省力的新农具,不缺孩子这个半大劳力,让他们去读书也无妨。

当然主要是因为学费便宜,家家户户都送孩子来,一对多的学费自然比一对一的学费便宜多了。

只是碍于宁村孩子不算多,从六岁到十二岁所有适宜年龄的男女孩加起来也就五十来个。

村塾目前也只开了三门课程,一门基础识字课,一门木匠课还有一门厨子课。

热门小说推荐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