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写在故事旁边(第12页)

关于城里行船的描写,于若瀛的《愁雨篇》更为传神:

天雨夏日逢甲子,占者皆言舟入市。

今年闰月甲子雨,萧萧浃月愁人耳。

岂期连日雨翻盆,恍惚若有蛟龙奔。

中宵如注不暂歇,窗风扑灯灯为昏。

地轴摧陷天逾黑,长安一夜成水国。

室庐半塌哭声吞,沉灶鸣蛙安得食。

鬼神一怒不肯休,七月六日雨益急。

震反撼屋屋瓦响,携灯照阶阶水长。

平明启户不能出,都城内外皆施桨。

事实上,《宣宗实录》里有过明确记载。

在洪熙元年七月,也就是本书故事发生后的一个月,京城恰好遭遇了一场暴雨洪灾,会同馆堂屋与墙垣因此损毁,连齐化、正阳、顺承等门城垣也出现坍塌。

一直到了九月份,工部还在抱怨说:“北京城垣东西北三间面有倾颓,城楼、更铺亦多摧敝。

请本部具材,行后府发军修治。”

因为损毁得太过严重,宣德皇帝又把精力放在了陵寝修建上,只得宣布来年春暖后再来管这一摊事。

所以主角吴定缘在洪熙元年六月初赶上一场京城大雨,让他在紫禁城前、长安街头驾棺行舟,不算夸张。

最后再简单说说迁都和漕运。

洪熙皇帝一直想迁都回南京,而且在遗诏里明确表示:“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君国子民宜从众志。”

宣德继承皇位之后,也有过这样的打算,但最终并未付诸实现。

他统治期间,唯一的表示就是让北京六部继续维持“行在”

的称呼,表明留在北京是暂时的,我迟早是要回南京的。

但为什么他没积极推动这件事呢?理由很简单,还是地震。

洪熙元年上半年南京震了三十次,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宣德在洪熙元年六月登基,随后南京城又地震了九次。

接下来从宣德元年到宣德八年,又一口气震了三十五次。

这么算下来的话,洪熙加宣德,爷俩在位期间南京一共地震了七十四次,南京简直像是开了震动挡一样。

如果这还不足以震慑读者的话,咱们可以纵向比较一下。

有明一代,除去洪、宣之外,赶上南京地震最多的是弘治,十三次,其次是成化,五次,再次是永乐,四次,其他皇帝不过零星两三次。

他们绑到一块,都不及洪熙、宣德父子俩。

看来老天爷是真心不乐意啊。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宣德想迁都,也真心迁不动。

朝里还有一堆别的事,只好先缓缓。

这一缓,缓到后面的正统、景泰、成化几位皇帝在位,他们都是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对南京毫无感情,迁都这事自然也就彻底作罢。

迁都不成,漕运自然也得维持。

于是京杭大运河得以保留运转,忠诚地为大明王朝服务到了最后一刻。

(全书完),,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