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写在故事旁边(第4页)

但朱瞻基拒绝了这两个提议。

无论是整齐兵马还是走小路,都太耽误时间。

他这样说:“君父在上,天下归心,岂有他心?且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

况君父召,岂可稍违!”

朱瞻基到底是跟随朱棣打过仗的人,颇有决断。

他认为自己刚到南京,即刻返回,这种反应速度远远超出别人预料,根本反应不及。

朱瞻基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尽快归京是最重要的,多高的风险都得冒。

至于这个风险是什么,朱瞻基没明说。

《实录》里只说他“遂由驲道驰还北京”

驲道即驿道,但究竟是走水驿、陆驿还是水陆交替,实无可考。

但在《明史》的《朱高煦传》里,却记录下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细节:“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

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

汉王居然在半路设下伏兵,打算把自己这个侄子干掉。

只因为朱瞻基的行动速度太快,这边仓促间未能合拢包围,才让太子逃出生天。

由此可见,东宫幕僚在南京的劝谏,是有原因的,而朱瞻基果断行动,是何等英明。

只可惜史料不全,到底汉王是在哪里“伏兵邀于路”

,又是如何“仓促不果”

,只能让我们自己去想象了。

这也是这本小说的灵感源头所在。

最早是常江老师觉得这一段大有文章可做,讲给我听,我用一个我考证出来的西汉故事跟她做了交换,才开始了朱瞻基的大冒险。

朱瞻基躲过了汉王的伏击之后,在六月初三抵达良乡。

在这之前,洪熙皇帝的尸体一直停在紫禁城中,秘不发丧,等候着他的到来。

很快一干大臣赶至卢沟桥,捧遗诏迎候太子。

太子在香案前几次哭至晕厥。

接下来,就是一步步的常规操作,再没出什么意外。

朱瞻基顺利登基,定年号为“宣德”

不过《实录》里特意提过一句:“大行皇帝上宾,外间稍稍有闻时,上未至北京,喧传高照,欲举犯阙,人心讻讻。

及上还始定,而京师戒严已久。”

可见在朱瞻基返回之前,京城地面并不太平。

无论是“喧传高照”

还是“欲举犯阙”

,这都是相当严重的行为,尤其是在京师戒严的前提之下,谁有权力和资源搞出这么大动静?《实录》未提,但明眼人都知道。

因为,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朱高煦早在永乐年间,就一直蠢蠢欲动,简直要把“谋反”

挂在脸上。

他不是坑陷大臣——比如解缙即死于他的谗言——就是嘲弄哥哥朱高炽,还私养军队,杀害地方军将。

最后连他父亲朱棣都受不了了,将他废为庶人。

多亏了朱高炽求情,他才恢复了藩王身份,但被徙封至乐安州,不得出城。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