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尤其是波才,他明明最讨厌内斗,可是他现在看其他黄巾军觉得都是敌人,觉得谁都可能参与了对他刺杀的谋划之中。
于是冀州的黄巾军陷入了大内斗之中,曹操和朱儁的军队还在旁边火上浇油,开始收买一些人让他们斗得更加厉害。
等到他们实力消耗得极其虚弱的时候,他们汉军再大举出征,这岂不是一战即胜?
所以冀州的汉军正在看黄巾军的笑话。
而波才在这种无止境的内斗之中,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当初在并州时候产生的疑问?
这一个时候,他好像隐隐约约明白了,大贤良师张角当时回答的话。
真正的答案取决于他想要什么样的未来,难怪师傅当时不愿意回答。
因为他那时的想法,是要在冀州占据一块地发展壮大。
所以别人给出这以外答案,他都不会同意。
可是现在,波才觉得继续留在冀州这里,他和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可能全部都会死在这个地方。
这样的结果波才不能接受。
所以他派人急送了一封信前往并州,询问杨秋,到底有什么地方可以彻底杜绝汉军的追杀以及黄巾军的内斗。
此时的波才依然不愿意彻底臣服于杨家军,他依然在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求助。
而杨秋在接到这封信之后,她笑着直接给对方写了两个字回去。
“辽东。”
当然,益州也不错,但关键是去益州太困难了。
而且若真让黄巾军在益州发展起来了,杨秋到时候可不一定能够攻打成功益州。
所以不管从哪种角度考虑,让波才率领着大批的黄巾军往北而来,然后前往辽东。
到时候她和波才两边东西夹击中间的幽州,慢慢耗死不臣服的乌桓人,携手对付北边的鲜卑人,以及东边的其他胡人。
这才是两个人最有利的合作方式。
当然,辽东那个地方苦寒,很容易割据成为地方军阀。
毕竟后来的公孙度就是这么玩儿的,在辽东那里做了很多年的土皇帝。
甚至还有很多中原人都跑到了辽东去避难,其实那地儿在后来一段时间里面非常安全。
但杨秋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因为她想要对辽东大开发,然后继续往北,把后面的东北地区给开发一下。
毕竟那里有黑土地,种粮食还是很合适的。
至于严寒的困扰,到时候可以挖掘煤矿,做火炕,不要小看这个时候的人拼命活下去的努力程度。
毕竟后来的闯关东,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而开发东北需要极其强大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说需要技术先进的各种铁器,这个开发甚至会持续数十年。
杨秋现在不可能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辽东那里,但可以先让盟友去。
毕竟她有自信,以后绝对能把波才下面的黄巾军慢慢同化过来。
而想要联手控制住北方,那么解决掉北方的胡人是很重要的。
这些胡人不只是鲜卑,幽州的乌桓人,辽东那边的胡人种类其实挺多的,包括高句丽,扶馀,三韩等等。
想要让这些人臣服,并且把反对派势力杀掉,那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杨秋觉得这些人比中原的世家大族好对付,因为他们不仅穷还人少。
所以到时候只要让杨秋扶持一下波才的势力,那么波才就能在那边站稳脚跟。
这个战略规划,杨秋已经和自己下面很多人讨论了。
毕竟他们杨家军占据了并州为根基,那么北面的胡人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可能随时都派着重兵把守。
一旦杨家军南下或者东进,万一胡人直接朝着并州来,那岂不是会被直接偷家?
所以杨秋的大战略是先行解决北边的人,当然不可能都杀了。
但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方式现在还是管用的,更何况到时候还可以有其他经济手段控制。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