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1章
《人日》是什么级别的报刊,毋庸赘述。
这次,报社专门派了两名记者前来阳平县采访姜玉楼,足见对他有多重视。
两名来采访的记者,一个四十多岁,快五十岁了,一个才是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
属于是老带新了。
对于这次采访,小姑娘是带着激动的心情的,一路上不是在师傅面前问东问西,就是捧着本《延河》,满怀深情的背诵着《山木》和《十诫诗》。
沿路群山叠错,烟雨蒙蒙。
坐在车里,老记者聂鑫看着自己的徒弟陈冰清感慨万千。
他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明明他觉得很一般的诗,却在全国大受欢迎。
如果普通人喜欢也就罢了,但是连陈冰清这样名校毕业的记者都爱得深沉,他就不理解了。
而且,让他脸红的是连自己的女儿都喜欢。
甚至听说她班里的许多女同学都把姜玉楼当做了自己的偶像。
天啊!
时代真的就变了吗?
这才过了几年啊!
路程遥远,他就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冰清,这两首......爱情诗真的这么好吗?我看你都背了一路了,还拿着书不放。”
陈冰清放下手中的杂志,回答道:“聂老师,您别小看这两首诗,听我的学弟学妹说,在大学里,这两首比徐志摩,比艾青的诗还好。
如果和古代的诗人、词人比,姜玉楼同志就是现代的柳三变,苏东坡。”
聂鑫有些意外,“这个评价也太高了吧?”
陈冰清道:“一首诗能让一个读者记一辈子,这个诗人够牛了;一个读者对一首诗终生不忘,说明这首诗的魅力够大了。
我们都认为《山木》和《十诫诗》就是这样的作品。”
“您别看我一路好像都在背诗,其实不是的。
第一次读这两首诗的时候,我就已经全部记在脑子里了。
之所以路上一直看,一直背,也只是为了体会诗中的韵味,想要将诗牢牢地印在脑海里。”
陈冰清的评价不可谓不高,聂鑫虽然还持有保留意见,但对姜玉楼更加好奇了。
他有时也会想象那个少年的模样,是面如冠玉,眼睛深邃,舞文弄墨的文人形象。
非是这样,他想不出什么样的少年能写出这样的情诗。
于是,他还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艺术需要精品,读者只承认精品,历史也只记录精品。
诗歌就是这样一种只记录精品的艺术。
苏东坡名气够大了,有学者研究他一生写过1700多篇政论文,4800多篇散文,但是要让读者举例,首先想到的还是那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唐诗三百首,一般人记不住全部作者,也记不住三百首诗。
但这里面有一个人,而且只有一首诗,就是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孤篇压全唐,谁人不知。
正是:
搜肠刮肚皱眉头,推敲捻须满地走,
天公劝你重抖擞,好诗只须要一首。
只是,姜玉楼会是那样的诗人吗?
直到聂鑫亲眼见到姜玉楼,他才猛然推翻了心中立起的封建文人印象。
少年看着年纪就不大,浓眉大眼的,第一印象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所描述的,反而是一种质朴。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