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是我问过李善长的意思,他并不愿意选胡惟庸,反而还支持汪广洋。”
“胡惟庸和李善长之间是亲家的关系,你说他为什么不举荐胡惟庸呢?并不是他不想,而是害怕父皇你因为忌惮他的原因而故意不用胡惟庸。”
“说白了,他就是在预判您而已。”
“因此,他不想让谁当,反而会举荐谁,他想要让谁当,反而故意要撇清关系,因为人选一共只有三个。”
“刘伯温是他的对手,他不可能选刘伯温,为了让您立胡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因此举荐汪广洋。”
“到时候李善长虽然退居幕后,但有胡惟庸和他的关系,李善长依旧是大明第一功臣。”
“真的是好算计。”
“哎…还好有你,咱就预判了他的预判,我就偏不让胡惟庸做丞相,让汪广洋做。”
“我不同意…”
朱林直接反对。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后随即开口。
“你为什么不同意?”
“李善长为什么不同意刘伯温,我就为什么不同意汪广洋。”
“哈哈哈…难道差点忘了这汪广洋和你是政敌,你倒也是实诚,敢直接将这事告诉我。”
“我们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
“先不急,让汪广洋上位,将刘伯温留给标儿,等到标儿登基的时候,让他施恩刘伯温。”
朱元璋说。
“之前我就一说小留给大哥,您还真信,别的话我不多说,刘伯温已经是花甲之年,再过个二十六年,估计已经变成一堆白骨了。”
朱林说。
“你之前说过我可以当三十一年的皇帝,我觉得时间太长未必算好,再过上最多十年,等标儿处理政务可以成熟之后,我便退位让贤,早早当太上皇享天伦之乐。”
朱元璋缓缓的靠在躺椅上懒洋洋的说。
朱元璋之所以说的如此轻松,不过是因为现在是洪武五年,洪武八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五年的蓝玉案都没发生。
不过在朱林的改变之下,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不会发生。
朱元璋之所以一直当着皇帝,有一定的原因就是觉得朱标太过仁慈,想要将皇上这根权杖上的刺拔干净,干干净净的交在他的手中,让他当一个太平之君。
“父皇,您自己做决定就好。”
朱林在和朱元璋聊完天之后,又找马皇后说了说话,然后就离开了坤宁宫向外走去,正好遇到了在奉天殿外面等待的刘琏。
“汉王殿下…汉王殿下…”
“刘御史是叫本王是有什么事要商议吗?”
朱林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刘琏会在这里叫住自己,难道有什么事商议吗?再说了,自己和御史台的关系并不亲密。
“汉王殿下是这样的,家父有事要和你说,是关于北伐的军情大事。”
“北伐。”
朱林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他知道这种事情事关重大,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当即便跟着刘琏前往了御史台。
“见过汉王殿下。”
“诚意伯有事直说,不必遮遮掩掩。”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