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国祥还在院子里讲天文知识,无聊之下,朱铭跑去书房取来《易经》阅读。
科举必考的《论语》和《孟子》,朱铭脑子里全都装着,而且还是朱熹注解版,吊打当下绝大部分士子。
仅凭这个外挂,就能冒充半个儒学宗师。
如果要通过科举做官,剩下的几部经书,还得选一部作为本经。
《诗经》,朱铭虽然读过,但读的是近代注解版,拿去考试比交白卷还严重,会被阅卷官判定为思想有问题。
《周礼》,很抱歉,朱铭摸都没摸过。
《礼记》,朱铭虽也读过,但只跳跃着乱翻,脑子里只有翻过那几章。
《尚书》,开篇太过枯燥,朱铭好几次拿起,都没能坚持读完尧舜禹三章。
只有《易经》,朱铭认认真真看过明代《五经大全》的易经部分。
虽然涉及宇宙观和意识形态的内容,朱铭觉得大部分都是狗屁,但为了做视频也就强忍着扫完。
为啥是狗屁?
因为明代官方编写的《五经大全》,很多内容脱离了五经本义,牵强附会着往理学上靠。
外皮还是五经的外皮,可里面全是程朱理学的思想。
现在手里的这本《易经》,名叫《周易正义》,由魏晋王弼作注,由唐代孔颖达作疏。
朱铭一边认真翻看此书,一边跟明代版本对照。
好家伙,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明代《周易大全》就像是浓妆艳抹的中年妇人,而唐代《周易正义》则是清水出芙蓉的花季少女。
这次,朱铭是真看得津津有味,恍然间已忘记光阴流逝。
等朱铭回过神来,严大婆都收工回家了,正在厨房里烧火煮饭。
沈有容淘米进屋,将陶锅放在灶上。
严大婆一边添柴,一边发问:“朱相公还在教祺哥儿念书?”
“一直在教,从晌午教到这时,”
沈二娘心情愉悦道,“朱相公很有耐心,俺们不懂的地方,他反复讲一二十回,也不嫌弃俺们脑瓜子笨。”
严大婆听得欢喜,又问道:“这朱相公跟他儿子,哪个学问更好?”
沈有容仔细想想说:“应该都差不多,可朱相公愿意细讲,朱大郎只讲个大概。”
“年轻人是更浮躁,耐不住那急性子。”
严大婆说。
沈有容突然低声说:“姑母,这父子俩厉害得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咧。
朱大郎讲的天文,寻常士子能学到的。
可朱相公讲的天文,恐连俺爹都没听过,天上星星怎转的他都晓得。
朱大郎应该也懂这些,他听朱相公讲课时,一点都不觉得惊讶。”
严大婆惊骇道:“还晓得天文秘术,莫不是陈仙师般人物?”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