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章
讲经筵
经过此事后,让朱由校对勋贵阶层看法略有改观。
作为后世的穿越者,受后世信息影响,他原先对于这些明朝这些阶层的看法很片面,比如勋贵都是蠹虫,东林党都是嘴炮,宦官都是贪欲成性等等。
但自继位以来,他发现东林党也不全是嘴炮,勋贵中也有真正勇于任事的,宦官也不乏文化水平很高,有节操的人。
所以朱由校继位以后就不断告诫自己,对这些人千万不要有刻板印象,一竿子打死,一切以自己利益为准则。
·······
皇帝的日常不仅只有讨论商定国事,还有学习,明代对皇帝的教育及其重视。
按照规定,在皇太子年届
8岁,便会由礼部题请「东宫出阁讲学」,也就是奏请对太子正式开始进行皇家教育。
而自己的父亲光宗本来就不受神宗喜爱,导致光宗朱常洛整日战战兢兢,怕惹万历皇帝生气,因此对朱由校也非常冷落,导致朱由校也没怎么受过正规教育。
因此在朱由校继位以后,内阁对此事极为上心,就不断上书要求给朱由校开经筵。
经筵就是古代为皇帝特设的课堂,分为经筵大典与日讲,日讲就是天天讲,形式较为简单,人员较少;大典人数较多,规矩也较多。
明朝规定,为规避寒暑,每年组织两期经筵,分别称为“春讲”
、“秋讲”
,每期3个月左右,春讲一般2月到5月,秋讲一般8月到10月结束。
现在已是九月了,按道理来说秋讲不会举行了。
自万历怠政以来,经筵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讲了,内阁也知道朱由校的教育一直没有跟上,所以对经筵十分执着,不断上书要求举行。
朱由校对此也同意,于是现在内阁辅臣韩爌正在乾清宫给朱由校说明经筵的规则跟注意事项呢。
“陛下,明日的经筵大典就在文华殿中进行。”
经筵大典十分盛大,朝廷重臣都要参加,特别是明朝后,规矩愈加繁琐形式化,要内阁大臣、各部尚书、翰林院、给事中、御史等人都要选派人员参加。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问话,乃至皇帝怎么答话都有详细的固定,较为严格。
也是一次在皇帝跟前儿刷脸的好机会,很多人都不会错过的。
“可以,到时就照先生们安排就是了,那目前讲经筵的人选定了没?”
朱由校问道。
“陛下,目前确定为左庶子孙承宗与翰林院侍读丁绍轼,这两人学识渊博,为人持重。
当讲官较为合适。”
韩爌回复道。
他们两个都出自翰林院。
在明代历来试讲官基本上都是翰林院的人员,这也是翰林院清贵的原因,他们更有机会与皇帝见面,所有进士都想挤破头进去。
大明的官员千千万,朱由校是不可能一一记住的,这个时候有机会跟皇帝见面,皇帝记住你了,升官的机会也比别人多的多,这就是翰林院的优势之一。
听到孙承宗名字的时候,朱由校也眼前一亮,历史上孙承宗是朱由校的老师,十分有能力。
深受他的器重。
“可以,明天就让孙承宗先讲吧。”
“是”
韩爌自无不可。
“另外,韩爱卿,经筵大典上就按照你们安排的讲,但对于日讲,朕想讲的内容多变化些,除了请翰林讲解以外,也可以让内阁选六部的人来讲解国朝制度、行政运作。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