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武将们:“”
总之,被朱棣这么一搞,人心丢了,他们还得咬牙往肚子里吞,把士兵训练时的口粮数量跟质量稍微往上提一提。
虽然跟特战营还是没法比,但大家也知道,特战营是拿实力换的,人家光是训练的伤亡率都比自己这边高,靠着杀敌多才被选进去的,以后也会杀敌更多。
他们只是不满自己被上峰如此轻贱对待,有了一点改善,大家就消停了,而且,都在北平都司辖区当兵,只要努力,以后说不定也能有被燕王选入特战营的一天,就算没那实力,在北平府当兵,也比其它地方好些。
自从燕王来北平府,他们普通士兵的日子真的肉眼可见的好过多了。
以前也不觉得,反正当兵杀敌,哪有不苦的。
但是这两年,大家明显感觉日子要好过一些了。
总之朱棣如今名声在士兵里很好,一些武将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他们知道朱棣可没看上去笑嘻嘻那样好说话。
之前就有一个资历深的武将,当年北伐立下过功劳的,因为手伸得太长,做得太过,被朱棣一刀砍了。
没错,就是一刀砍了,毫无预兆,对峙的话都还没说完,当着所有人的面,鲜血溅了朱棣一脸。
吓得见过不少大场面的武将们都白了脸。
朱棣却把刀丢给亲兵,不耐烦地说:“擦擦本王的刀,染了脏东西恶心人。”
走之前,朱棣突然想到什么,再次笑出一口大白牙说:“哎呀,忘说了,我这人一向好脾气,你给我三分面子,我也还你一分,但有的人给脸不要脸,老子就最烦了,废话听多了想杀人,以后再有这种事,千万别跟本王废话。”
那一次,武将们算是第一次见识了这位笑脸迎人,浑身江湖草莽气势的燕王殿下残酷狠辣一面。
北平都司上下,如今还算和谐。
除了个别人,大多都被朱棣整得服服帖帖,士兵们的心更不用说,都是向着洪武帝(朱棣)的。
朱棣在北平练兵、御敌,表现好,他的兄弟们自然听说一些,不过,朱标有些欣慰老四成长了,秦王却嗤之以鼻,晋王则骂骂咧咧,周王沉迷搞研究朱家兄弟太多,心里怎么想也不一样。
在这个时候,朱棣悄悄带着训练了一段时间的一千鬼兵,悄无声息潜入草原,即将搞个大的,朱家兄弟们除了晋王还没人知道。
晋王晋王他其实也不清楚具体的。
可恶的朱老四,信上的话也没说个明白,就把老子当个属下用,安排得明明白白。
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第73章第73章是不是欺负我们傻
草原骑兵在大明边境肆掠的时候,身后的部落会寻一个稳妥的地方安顿,等到部落里的骑兵勇士躲开大明追杀,就会回到部落。
他们也怕大明搞偷袭抄底,所以这种时候都会好好躲着。
当然,也不单单是为了防备大明,草原上的弱肉强食在内部也时常发生。
如果大明边境有大军出征的动静传出,大大小小的部落就会收拾东西逃走。
逃得快的大明连尾巴都追不上,和明军上演你逃我追,还有骑兵一路拦截大明追击,只要运气别太差,多半能逃掉。
逃得慢的多半也是在草原上生活困难的。
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其他部落抢掠吞掉,生存不易啊。
有些小部落就会从草原深处慢慢朝靠近大明的草场移动,万一被大明斥候发现,就主动投降,归顺大明。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归附大明。
哎,选择难啊。
通常小部落首领是最头疼的。
现在各部落的大半勇士都随军离开,去大明边境碰运气去了,依附贵族的大部落就算没抢到东西,接下来的冬天也饿不死,但没有依靠的大小部落要是没抢到东西,那这个冬天就难过了。
条件比较难的大小部落里,留下的多是些老弱妇孺,只有不到一百的青壮骑兵守护,防的
是其他部落黑吃黑,关键时刻,这些老弱妇孺也能拿起弓箭作战。
部落里骑兵刚走没几天,要等他们回来,怕是还要些日子。
在这段时间部落里的牛羊马儿都不能放出去太远,只能在附近遛一遛,方便发生意外的时候快速转移。
茫茫大草原上,一眼望去,无可遁形。
哪怕是天天在这草场放牧,也没人看出有何不同,就在那片小山坡上,与周围草地融为一体的大明士兵,即便有小羊在啃他面前的青草,他的呼吸也一点没乱。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