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到了1930年8月中旬,蒋军主力进攻济南,兵力比晋绥军多不少,在进攻的时候,晋绥军中驻守济南的一个团迅速退往黄河北岸。
蒋军进攻济南完全闪了一个空,而在黄河北岸的晋绥军傅作义等将领则是后怕不已,情况很快反馈给了阎锡山,阎锡山听后也是后怕,如果不是听从给了李志坚的建议,将主力调往黄河北,此时主力在面对强大的蒋军,有可能已经被击败。
之后一段时间,形势向着更加不利于反蒋联军的方向发展,到了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护蒋介石,并派遣于学忠和王树常率领两个军入关,此时反蒋联军的结果已经人人可以预见,蒋介石的分化瓦解战术的效果也更加凸显,不少西北军将领纷纷反戈,作为反蒋联军主力的西北军冯玉祥已经难以支撑。
阎锡山好在提前将晋绥军主力北调到黄河北线,并且兵力集中,在局势不利之时,迅速向山西方向后退,主要兵力保持了完整。
此时阎锡山想到了提前了解到张学良将出兵拥蒋的情报,并在之后也是听从了李志坚的建议才保存了晋绥军的主力,于是立即发布一道命令,将李志坚从上尉升为少校,并担任在沈阳的特别行动队的代理队长,而这个岗位上的前任是中校,虽然在职级上只是给李志坚升了一级,但是却是从职务上加倍补偿了李志坚。
李志坚作为20岁的少校,虽然修改了年龄,按照修改后的年龄也不过是22岁,已经被授予少校,并且担任的是中校才能担任的职务,在同龄人中也算是发展的非常不错的人,称得上是年少有为。
不过倒不算是太过惊艳,这个时代20多岁就当军长的也都大有人在,阎锡山更是在不及30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了山西省督军。
不过现在李志坚也顾不上高兴,当下晋绥军的局面非常不利,面临着这次大战的失败,唇亡齿寒,一旦晋绥军彻底失败,那么他这个新晋的晋绥军的少校也就没有了什么价值,如何来将晋绥军的面对的损失减少,就是他最近要努力做的事情。
在李志坚再次到达沈阳时,张学良已经就任全国海陆空副司令。
此前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已经联合向张学良发电,表示愿意停战,接受调解解决争端。
到了这个时候,李志坚也没有别的办法,蒋介石驱虎吞狼,将接收晋绥军地盘的事情都交给了东北军,北京、天津等地被东北军纷纷占领,但是双方守保持了克制,都没有枪炮相见,对于蒋介石的阳谋,东北军的人也是心中有数。
由于傅作义率领晋绥军的主力返回了山西,晋绥军的实力仍在,也稍微让东北军多了一点忌惮。
对于沈阳特别行动队这个不能明面出面的机构,李志坚还是以商人的身份做掩护,经过李志坚的考虑,现在经营车行是最容易获得情报,又可以在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台,同时为了经营了一家报纸杂志社,以转载国外的新闻和军事装备等,所以不便公开出面给晋绥军游说。
又过了没几天,阎锡山和冯玉祥都宣布下野,出国暂避。
经过李志坚在沈阳的观察,张学良已经入关,带走了东北军的大部分部队,现在的东北留下的部队其实并不多,并且在就任全国海陆空副司令后,这也到达了他人生的高峰时刻,张学良整个人都有点飘了,各种风流韵事不断地传到市面上,并且李志坚知道历史的发展,在1931年即将要发生“九一八事变”
,历史也是真的好笑,张学良在1930年9月18日对别人背刺,仅仅过了一年,在1931年9月18日,他就被另一个阴险的对手背刺,从此人生的际遇直线下降。
:()抗战之新晋绥军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