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章 转驻晋北(第1页)

李志坚返回了忻口前线时,新三师已经在做换防的准备工作,按照他和阎锡山请战,新三师要到晋北去,在他还在路上时,二战区的电令已经到了新三师。

现在忻口阵地上还有61军的其他两个师,阎锡山没有给这里继续增加部队,所以新三师的阵地被61军的101师和66师分摊接防。

李志坚则率领新三师到达平型关,平型关的地形适合打防御战,更适合搞伏击,之前的八路军115师就在这里打过一场和日军第五师团辎重部队的伏击战,李志坚想在这里看情况,能不能再从日军身上占点便宜。

阎锡山在电报中提出给李志坚的队伍中增加一些老兵,增加老兵的比例。

阎锡山知和李志坚都知道随后要面对的状况,如果在晋北能给日军放放劲,那么忻口就可守,否则一旦忻口有失,那么太原也必不能保,多少年的心血就完全付之东流。

所以李志坚要面临的就是最凶险的局面,日军之凶悍晋绥军都亲身经历过,上次日军兵力不足,没有和进行袭扰的教导旅多纠缠,但是下一次的时候,日军兵力上肯定会比较雄厚,到时候袭扰游击想要取得成果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而新三师中新兵的比例几乎将近七成,要面对如此凶险的情况,局面的确是更加艰难。

对于阎锡山要给他增加一部分老兵的好意,李志坚经过考虑,最终决定不予接受,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

一是存在管理磨合的问题,现在部队的体系已经形成,如果其他部队的老兵到来,容易在管理上出现矛盾,影响军心士气;二是将其他部队的老兵抽出来,必然影响其他队伍的战斗力,也容易造成和其他部队的矛盾,大战在即,部队之间的精诚合作非常重要,不能以小失大;三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补充的新兵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李志坚认为还是自己由自己来练兵,到时候指挥方面也更加顺手。

不过李志坚向阎锡山提出要增加新三师的棉衣棉被以及帐篷等供给,大冷天在野外驻防,必须先解决部队的保暖问题。

阎锡山也知道晋北的情况,所以在李志坚的申请的基础上,还额外批了一些经费,用于采购取暖的炉子和无烟煤。

阎锡山还给了李志坚一个意外,在他拒绝了阎锡山增加老兵的好意后,阎锡山下令陈长捷,将61军的炮兵团分了一个炮兵营来加强他,晋绥军的所有军属炮兵团都是列装的36门改进型的75毫米山炮,每个营12门,加强六个团各自配备的2门山炮,这样新三师可以支配的75毫米山炮的数量就达到了24门。

在到了新驻地后,由于不知道日军会在什么时候来犯,所以新三师就只能抓紧每一天的时间来训练,每天都当做是战前的最后一天,拔苗助长也顾不上,一切以实战为出发点,只要能提高战斗力就行。

为了御寒,所有人都必须动起来,此处不同于忻口阵地,地方足够部队来活动,所以每天早晨起床后包括李志坚在内的所有人首先进行几公里的越野跑,既将身体热了起来,方便进行其余的训练,也对周围的地形有所熟悉。

士兵身体热了之后,就开始举枪训练。

对于大多数部队来说,提高战斗力的最关键就是士兵的射击技术,所以李志坚就安排新兵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端枪训练,将之前在忻口阵地时的端枪时间又进行了延长,每天上午达到3小时,但是由于到了晋北,弹药的补给不如忻口阵地时方便,所以实弹射击训练几乎停止,一周也再打不了几发实弹。

但是为了检验加强给新三师的这个炮兵营的水平,李志坚还还抽出一些炮弹,每天让他们轮流在训练场地阵前放几发空包弹,不光检验了这些炮兵的射击精准度,李志坚也想锻炼下新兵们在敌人炮弹轰炸下的心态以及防炮战术。

在每天下午主要是刺杀训练,在当下的中国,战场上还是会经常碰到拼刺刀的时候,所以不得不练,并且李志坚也发现,刺杀训练可以很好的锻炼新兵的胆气,增加血性,并且这么冷的天气里,多动一动总比不动强。

在夜间李志坚没不放过,由各级军官和老兵给新兵们讲解配合战术、防守战术、工事建设,枪械保养,及战场注意事项,每天就是填鸭式的教和训,至于个人到底能掌握多少就只能在战场上检验了。

每天的训练强度不可谓不大,为了给部队打气,李志坚将获得的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照片都挂在每个部队营地的入口处,在无声中激励部队的训练不要懈怠。

李志坚也没有单纯的练兵,而是兼顾练将,部队都扩编后,几乎所有军官指挥的人员都增加了几倍,对于他们角色的变化,李志坚也不敢确定他们是否适应,所以就组织下属两个旅进行对抗演习。

李志坚对二旅旅长林奇有点不满,林奇冲劲不强,很多时候就是得过且过,所以李志坚想激一激他。

先组织连一级的对抗,五局三胜者赢,后是营一级的对抗,三局两胜者赢,赢者连长、营长列入后备军官名单,旅一级享有优先的火炮支援权,哪支队伍参加对抗,由所在旅长抽签选出。

对抗演习中,以抢夺阵地及守住阵地者为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通过演习,一些问题就都暴露了出来。

很多连队进攻时缺乏防护,火力与进攻不能匹配,夜间对抗完全没有章法等等。

新3师全师在对抗演习中都发现了很多问题,随后开始按照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

不过相对来说,林奇的二旅暴露的问题更多一些,这些演习,也算是李志坚对林奇的一种敲打。

同时,李志坚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部队扩编之后没有尖兵了,在战场侦察方面除了特战队外,几乎没有可用之兵。

这主要是由于部队扩编之后,几乎所有的营,连,排,班之中,都是新兵为主,再无法胜任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侦察任务。

当初扩编的时候每个班一般只留下2名老兵,这次李志坚从每个班中又抽出一名老兵,总计抽出将近500人,成立了六个侦察连,军官由演习得胜的连长中选拔,给各团又都弄出一把尖刀来。

现在这六个侦察连和特战队一样,每天到周围地区侦查地形以及水文气候情况,并寻找好的阻击点,之后全部上报给师部,李志坚然后带着旅长、团长们对选择好的阻击点一个个实地查看。

就这样,新三师总共找到几十个阻击点,不过李志坚没有让部队挖掘工事,他们的任务是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消耗日军锐气,只有最出其不意的攻击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一旦被日军发现工事,日军在心中有防备之后,到底还能不能给与杀伤就难说了。

对于每一个阻击点,李志坚命令下面的军官和老兵们都要找好撤退和接应路线,必须要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人员的安全。

李志坚没有让挖掘工事的另一个想法没有说出来,而是这一战,处处是战场,每一地都要成为日军的亡命之地。

李志坚这次能用的人不光是新三师,整个晋北游击区都是他的人,他将这些部队也都纳入了他的作战规划中,由师参谋部直接联系指挥全部的游击区。

现在这十六个游击区队每个都有好几百人,这些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力量。

:()抗战之新晋绥军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